華夏優秀民歌係列43: 山西(也有說山東)民歌-繡荷包(和雲南不同
文章來源: 海姑娘2006-06-15 20:09:08

初一到十五
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
楊呀楊柳梢
三月桃花開
情人捎書來
捎書書帶信信
要一個荷包袋

一繡一隻船
船上撐著帆
裏麵的意思
郎你要自己猜
二繡鴛鴦鳥
棲息在河邊
你依依我靠靠
永遠不分開

郎是年青漢
妹如花初開
收到這荷包袋
郎你要早回來




這是一首流行在山東南部的傳統情歌。歌詞主要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同時刻劃了少女為情人繡荷包時的內心活動。歌曲的表達十分含蓄、隱晦,歌中用“星辰共日月”、“黃鶯站樹梢”等比喻了愛情的真摯和堅貞。音樂優美、抒情、細膩,旋律進行曲折,形態多樣,宮調轉換也較豐富。


荷 包 —— 青 年 傳 情 的 信 物
中國的刺繡聞名海內外,它伴隨著“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而產生,適應著農業和手工業結合的小農經濟的特點。刺繡的品種遍及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刺繡的內容幾乎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麵麵 ,透過那一幅幅精功密致、鮮豔美麗的圖案,人們可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淳美之情。在眾多的刺繡工藝中,最突出的要數繡荷包了。

山西很早就有種植棉麻的傳統,從西北高原到晉南盆地,幾乎家家都有織布機,婦女們既是參加勞動、料理家務的能手,也是紡織刺繡的巧手。農村少女從十多歲就開始練習繡花,母親、祖母自然是她的啟蒙老師。冬天漫長的夜晚,春秋閑暇的時節,她們都會操起針線、布料,描紅繪繡,母女、姊妹之間通過刺繡形成一種思想和感情的交流。當芳齡來臨,每個姑娘都在編織著自己的夢,這些夢是情和意的交織,是理想與現實融合,伴隨著女兒們度過最富激情和才智的豆蔻年華。她們憑借著自己精湛的刺繡技藝,把這些彩色的夢記錄下來,繡成荷包,諸如錢袋、扇袋、鏡袋或香包之類,送給自己的情人。一個小小荷包,寄托了綿綿無盡的情意,它美麗而又純淨,含蓄而又明朗,既是女兒的秘密,也是富有代表意義的人類共同的感情。在女兒懷春、戀愛、定情、成婚的過程中,這些普通的物件擔負著特殊的使命,荷包雖小,卻把所有的情和愛、思與戀全都“包”在了裏麵,成為富有民俗象征意義的精品。假如你漫步在晉西北黃土高原,在綠草叢生的溝溝裏,在連綿起伏的山嶺上,都會聽到清脆悠揚的歌聲,把人帶到那淳樸秀美、深厚壯麗的藝術世界,這便是山西著名的民間小調《繡荷包》: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
三月桃花開,情人捎書來,
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袋。

這種民歌的曲調隻有兩句,歌詞有一定的程式,但內容上可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自由增刪。這首歌以情人捎信寫起,到買針線,選綢料,剪花樣,再到刺繡,敘述了繡荷包的整個過程,繡花的內容也密切聯係著周圍的生活,表現了主人公特定的內心情感:

一繡一隻船,船上撐著帆,
裏麵的意思情郎你去猜。
二繡鴛鴦鳥,棲息在河邊,
你依依,我靠靠,永遠不分開。

歌中取象寄情,一會兒情意綿綿,表達了對情人的愛戀,一會兒又帶點淒婉,訴說別後的思念。最後唱出內心的企盼:“收到這荷包袋,郎你要早回來。”一個小小荷包成為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成為純潔、堅貞愛情的象征。所以男青年收到這份非同尋常的禮物,哪怕遠走天涯,或是上工勞動,都佩戴在身上,格外愛惜和珍重。

山西民間繡荷包的形式很多,大多是實際應用的。荷包的形狀和大小,則根據所裝物品的樣式而定。如小鏡袋為圓形,眼鏡袋為橢圓形,折扇袋為長方形等。這些民間巧女,以自己最高的熱情和聯想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圖景化成刺繡畫麵。荷包的花紋各種各樣,有繁有簡,如“蝶戀花”、“魚戲蓮”、“鳳穿牡丹”、“麒麟送子”、“喜鵲登梅”、“榴生百子”,這些圖案非常含蓄地傳達了她們內心深處的奧秘。

在民間荷包中,占相當比重的是香包,香包裏裝有香草之類的藥品,包麵上繡製著“五毒”,即蠍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它原是五月端午的節令物品,為了防止各種毒蟲猖獗,侵害人體,人們相互饋贈,掛在衣襟或帳勾上,以避除“五毒”。就形狀來看,有虎形的,雞形的、如意形的、壽桃形的、編幅形的,以取意於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富有深厚民族心理基礎的繡荷包,在民間文化中,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http://www.ezgz.net.cn/louminmusic/大陸歌曲/大陸女歌手/鄭緒嵐/05.繡荷包.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