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旅(冬遊西藏之二:在途中)(組圖)
文章來源: 我是幹枯的胡楊^_^2007-01-05 22:14:30
天路之旅(冬遊西藏之二:在途中)


無錫上車後,經南京━鄭州━西安,再到蘭州━西寧━格爾木,接著就踏上了這條舉世矚目的雪域高原之路━━天路。

海拔三千米高度,是人類生理反應的臨界點,超過此高度,由於缺氧,一些人會有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表現為胸悶,頭痛,心跳加速與呼吸困難等,到了四千米高度,大氣的含氧量為正常值的三分之二,而到了七千米高度,其含氧量已下降到正常值的一半,此高度也稱為死亡高度,人類隻可匆匆而過,不可久留。天路上,最高處是唐古拉山口,為5072米,雖未到死亡高度,也夠人受了。

列車從海拔為2828米的格爾木車站開出後,一路爬升,經昆侖山口(海拔為4772米) ,之後到可可西裏無人區,風火山,長江正源沱沱河,通天河,唐古拉山(海拔為5072米),再到高原牧區那曲,最後到達海拔為3640米的拉薩。

車從格爾木開出後,絕大部份乘客都已下車,整個車箱頓覺空蕩蕩起來,而有限的幾位稀稀落落的乘客,不是商人就是回家的藏民,一路上說著聽不懂的藏語。

冬季,確實是西藏的旅遊淡季。

然我喜歡這樣的淡季,喜歡在淡季中的不慌不忙,喜歡在從未到過的地方,於異域高原,一邊呆呆聽車輪碾過鐵軌接縫時發出的有節奏的“撲通,撲通”聲,一邊漫無目的地隨意瀏覽……

注,青藏鐵路建成後,她的幾個世界之最:
一.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
二. 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
三. 世界上建在凍土地上最長的鐵路
四. 風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
五. 昆侖山隧道,1686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
六. 清水河特大橋,11.7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此橋是為了藏羚羊遷徙用)


↑臥鋪車箱走道

↑雪白的被褥

↑鋪位上方的供氧口

↑備有廁紙與洗手槽的廁所

↑盥洗間一偶

↑列車上的旅客留言

↑晨曦中的陝北小麥田

↑鐵路旁的陝北農房。可看到陝西八大怪中的一怪:房子半邊蓋。

↑午後陽光下的甘肅雪原

↑在田地裏勞作的甘肅農民

↑夕陽下的青海群山

↑格爾木車站。此去至拉薩段就是新建的青藏高原鐵路,也被稱為天路。當時車箱外溫度為零下13度。

↑由於車箱內外溫差大,車門窗玻璃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窗花

↑晨曦下的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野驢

↑鐵道邊的青藏公路

↑朝陽下的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雪原,藍天與遠處的鐵路橋。

↑鐵路邊冰凍的河流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藏羚羊。為了保護藏羚羊,曾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後麵的“索南達傑事跡簡介”

↑列車行進在以橋代路的10多公裏長的清水河大橋。每年6-7月份,雌藏羚羊結伴前往鐵路線以西的庫塞湖,卓乃湖和太陽湖一帶產子。建此橋的目的是為了不妨礙藏羚羊的遷徒,藏羚羊在橋下可自由地往返於鐵路兩則。

↑長江正源,沱沱河。

↑鐵路旁的經幡。經幡上印有經文,每被風吹動一次,就等於念誦了一遍經文。

↑雪域高原的藍天,草原與雪山

↑鐵路沿線的人工植被。這是項大工程,雪域高原的植物極難生長,五十年前為建青藏公路而被翻動過的土地,至今竟然長不出一棵野草。探測隊員在高原草地裏行走,後麵的人都盡量跟踏前麵人的腳印,這是為了少破壞原始草原。

↑可可西裏草原上的野牝牛

↑唐古拉山脈,海拔5072米,極易產生高原反應,就是在供氧的車箱裏,也感到有些胸悶頭痛。有俗語雲:“來到唐古拉,伸手把天抓”。這兒是整條天路最高的地方,天氣變幻莫測,就是在夏天,也會突降大雪

↑高原氣壓低,一包密封的方便麵的佐料,此時竟然暴漲欲裂。在西藏高原,煮飯燒水都要用高壓鍋,否則水開了,可溫度隻有70-80度。

↑高原雪景

↑鐵路沿線新建的小站(列車不停)

↑冰凍的措那湖一角。夏天裏,其湖水藍如天。

↑冰凍的措那湖另一角

↑西藏的最主要牧區━那曲(從格爾木到拉薩的一千多公裏行程裏,隻停靠此站)

↑那曲牧場

↑那曲雪山

↑鐵路邊休息的藏民

↑當雄的雪山

↑入夜時分,經五十小時的行駛,列車到達了拉薩車站。

------------------------索南達傑事跡簡介-----------------------
“可可西裏是“生命禁區,平均海拔5300米,人跡罕見。這裏橫行著許多惡勢力——專門盜獵珍貴野生動物的犯罪團夥。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記傑桑•索南達傑組建了我國第一支武裝反偷獵隊伍--西部工委。索南達傑任縣委副書記期間,十多次進入可可西裏無人區,足跡遍布可可西裏這座野生動物生活的天堂,與偷獵者作不懈的鬥爭

1994年1月18日,傑桑•索南達傑在可可西裏太陽湖畔與盜獵分子的鬥爭中壯烈犧牲,被可可西裏-40℃的風雪塑成一尊冰雕,成為藏民心中和所有熱愛生命的人們心中的英雄。當人們在可可西裏無人區找到他時,他還保持著換子彈的姿勢,嫉惡如仇的眼睛在戈壁的風沙中圓睜著。這一年,治多縣全縣沒有過年。沒有互相請客,喝酒,沒有歌聲和舞蹈,也沒有人出去轉山。2月12日,治多縣為索南達傑舉行了葬禮。按藏族的習俗,人死後一般進行天葬或水葬。但為索南達傑舉行的是火葬,這是給活佛的待遇。

1997年,為保護這裏的動植物資源,環保誌願者楊欣自籌資金20多萬元,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裏腹地治多縣境內建起索南達傑保護站。

高約20米的紀念碑是由民間出錢建造的。花崗石碑上書寫著“功蓋昆侖,音容長在”。碑上還有索南達傑的黑白遺像,微微卷曲的頭發和腮頰上胡須給人以驃悍不屈的印象,烈士威武的臉上充滿堅毅而樂觀。英雄不死,壯誌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