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與“狼郎”——熱門話題課堂討論
文章來源: 北美女人創作群2011-01-31 21:38:11
“虎媽”與“狼郎”——熱門話題課堂討論樓蘭學生們陸續進入教室就座,三三兩兩地聊天,等待上課。我跟往常一樣,開始上課、點名。學生們可好像依然談興未盡,還在繼續說著什麽。聽見他們交談中的隻言片語,我已經猜到他們在議論什麽。反正這節課本來是讓他們分小組繼續做中文課題編劇本的,抽點時間討論跟中國有關的話題興許更有啟發。這是中文三級班,多是十一十二年級學生,有一定漢語水平,也較成熟了,聽聽這些美國高中生的看法應該挺有意思。我問學生們在討論什麽,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聽說有個華人虎媽嗎?她寫文章說管孩子特嚴。我們和家長讀了有很多看法……看來耶魯大學法律教授蔡美兒(Amy Chua)的“虎媽”書和文震憾到的不僅是華人圈,也是美國主流社會成人和孩子們的熱議話題了。那說說都有什麽看法呢?幾個讀過虎媽文的學生都搖頭表示不欣賞她那種過於嚴格苛求的教子方法,說自己的家長不會這樣行事。一個白人男生說是他媽媽給他看該文的,他媽很不喜歡蔡教授的養女之道。而我知道他媽在美國家長中算夠“虎”,幾年前他哥(也曾是我的學生)有誌參加去中國姐妹學校交流,並經我推薦先參與孔子學院辦的夏令營提高漢語水平,後來我才知道都是被他媽強迫的。但他哥從中國回來後收獲極大,曾表示雖然當初反感母親的包辦逼迫,後來理解並很感謝他媽的一片苦心。現在這弟弟的中文學得比哥哥還好,背後當然也有他媽做推手。他們的母親是個高知識水平女強人式的職業女性,跟蔡教授有得一比。可她和孩子卻都認為不會像虎媽那樣給孩子定下清規戒律。一個華裔女生說自己的媽媽比較放鬆,不會限製自己選擇課外活動,如果自己成績得了B,媽媽也會理解,不會規定非A不可。其他同學說,你啥時得過B啊?哪兒用你媽操心啊?這女孩確實是個學習全優生,中文也棒。她姐姐也曾是我的學生,如今已是常春藤大學生,並當了學校赴中國交流團隊的領隊助理。她們的家長跟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對孩子有很高期待,又與孩子溝通得很好。因此女兒覺得父母不像虎媽那麽嚇人,也覺得不是所有華裔家長都那麽“虎”。一個被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女孩說,我媽媽不喜歡那虎媽,也不會那樣做。她的父母已經有兩個女兒,又先後從中國收養了兩個女兒。這樣具有愛心的家長,首先期待的是孩子能夠快樂,能夠有健康的身心。這個幸運的女孩不像其他華裔孩子在學業上有較大壓力感,特殊的人生經曆和生活環境使她陽光又敏感,當然不喜歡作家長的用高壓手段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還有一個美國男孩說要是我媽那麽“虎”,真不知道該怎麽活啦!這男生的學習成績中等,但如果你知道他是個做過腦瘤摘除手術、一目幾乎失明的孩子,就該明白他和家長所付出的努力。家長給與他的是全力關心支持理解但不嬌慣,他沒因病接受個別特殊教育,還是校橄欖球隊員,中文學得也超乎我的預期。學生們問我,老師你怎麽看虎媽的文章?我說那篇引發熱議的文章隻是蔡美兒新書《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的一節,據說她曾這樣嚴管女兒,但女兒進入青春期產生逆反,也引起當媽的反思,或許其他章節有不同理念,因此沒讀全書很難評說。至於為何選了表現最極端育兒方式的一段刊登,還冠了“為什麽中國媽媽是一流的”這麽嘩眾取寵的標題,我感覺大概是配合售書的創作方法,也不見得是蔡教授本人的意願,或許是出版商書商媒體的市場營銷行為。我已經建議學校圖書館買這書,到時候讀了全書再評論。不過呢,肯定不能把所有華人家長與“虎媽”畫等號。學生們議論的另一個話題,從“反美”、“白宮”等詞句中就知是與朗朗演奏事件有關。我問大家最近的大事,他們都知道中國主席胡景濤訪問了美國,至於白宮晚宴上的一幕,並非人人都了解。一個男生跑到電腦旁找出一篇相關文章讀給大家聽,這學生有阿拉伯裔血統,對政治挺關注,記得前年總統大選揭曉次日,他居然心情沮喪沒來上學。這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怎麽樣,中文學得也勉強,但沒想到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課目,最近年中考試的一篇作文日記,他寫得竟然相當不錯。他可能對與政治相關的話題更感興趣。很多學生不知道誰是朗朗,想看看他到底表演得怎麽樣。我從網上找到朗朗白宮鋼琴演奏的視頻,放給學生們看,請他們注意他彈奏的第二支曲子。看完視頻,我問學生們,朗朗彈得怎麽樣?——很好。很有熱情。挺帶感情。第二支中國曲子好聽不好聽?——挺好聽的。很美妙。那個華裔女孩說她學鋼琴時也彈過這個曲子。學生們問起曲子的名字,以及為什麽說它帶“反美”色彩。我在白板上寫出《我的祖國》,並解釋了原作歌曲的背景——是一部著名韓戰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關於在上甘嶺的那場中美軍隊對決戰,查找一下就可知詳情,當年中國人民誌願軍在缺水少糧條件下堅守上甘嶺四十餘天,所以這歌開場就唱:“一條大河波浪寬……”以解艱苦鏖戰的中國軍人思念祖國之渴。那歌的曲調和歌詞在中國紅色經典中少有的優美抒情,因此非常流行。學生們聽說過那歌詞有點抗美,我寫出關鍵的幾句,還順便教了幾個新詞“酒”、“豺狼”、“獵槍”等。這首歌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誰都知道“豺狼”指的是美帝國主義。然而,朗朗說他不了解這歌曲的背景和含義。小阿拉伯直搖頭:“不可能!”或許他倒覺得敢故意彈這曲子給奧巴馬聽才有種兒。另一男孩說:“這不是個好理由,不了解演奏曲目背景的音樂家不是好音樂家。”其他幾個學過樂器的男女學生也說,連隨便練習的曲子都該知道作者和背景,何況在白宮有兩國首腦出席的隆重場合演奏,怎能不先做足功課呢?朗朗曾在回答美國記者問時解釋,那《上甘嶺》電影問世時他媽才兩歲,意思是他哪兒能知道上輩子的事兒呢。學生們都笑啦:“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學曆史啊。”美國學生們還不知道,朗朗能有如今成就,虧了有個比虎媽還狠的“狼爸”呢。狼爸在把兒子綁在琴凳上練琴時,不知是否像虎媽那樣對孩子還有其他規定,比如說門門功課要的“優”?虎媽蔡教授本人知識淵博,寫書涉及法律、曆史、政治、教育等多元領域。狼爸媽呢,不會自己都沒聽說過上甘嶺吧?有人說朗朗是喝“狼奶”長大的,我覺得不必那麽政治上綱。其實他隻是“狼爸”嚴教下長大的兒郎,虎狼般的家教難免偏頗,或許能培養出技法一流的鋼琴家,但是不是真正的好音樂家、有種兒沒種兒、具備不具備人文曆史等全麵知識、肯不肯下功夫鑽研演奏的每個曲目的背景、是不是聰明到能找出合適的理由解釋……就另說了。2011新年伊始,“虎媽”和“狼郎”,成為涉及美中的兩個熱門話題。學生們的議論興致未盡,咱當老師的不做歸納總結或導向指引,完全的Open End,由年輕人發揮。討論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