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傾訴的曆史:——遊聖·露沙的鴿子島
文章來源: 北美女人創作群2008-06-23 14:13:06

海風傾訴的曆史

——遊聖·露沙的鴿子島

凡草



美麗的海洋



自由的海鳥

可愛的鴿子


加勒比群島在海麵迤邐蜿蜒,南端有個聖·露沙島(St. Lucia),方圓617平方公裏,16萬居民。島上景色優美,有火山、瀑布、溫泉、沙灘、珊瑚和美麗的熱帶魚,還出了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劇作家(Derek Walcott),是個著名的旅遊勝地。

出了機場,海風卷著熱浪迎麵撲來,迷蒙細雨和散漫陽光交織出一道美麗的屏障。機場路通往首府市區,一邊是鋪設在海邊的跑道,寬闊筆直,無畏地衝向滔滔海洋。另一邊是林蔭綠草中的墓園,據說當年殖民軍的亡靈就在那裏安息。一排又一排的白色墓碑,在陽光和陰雲中時隱時現,令人心悸。

還沒等我仔細地欣賞熱帶美景,火熱的陽光和濕悶的空氣就向我展示了威力。雖然我使用了通風防曬的服裝和遮陽膏,可還是起了滿身痱子,裸露出的軀幹也被陽光灼傷。

到了晚上,我覺得疼癢不止,輾轉難眠。好不容易迷糊過去,又在轟然巨響中醒來。房內戰鼓轟鳴,屋外人喊馬嘶,我愣了一會兒,才明白是下雨了。這種熱帶暴雨,用傾盆來形容還嫌太弱。雨點巨大而密集,敲打著木質屋頂,厚薄不同處發出不同的音響,在房間裏轟鳴回蕩。窗外,昏暗的燈光下影影憧憧,樹木花草在風雨中呼喊搖晃。驚恐的夜鳥不停地慘叫,還夾雜著淒厲可怕的狗吠——整個山野就像鬼魂充斥的激烈戰場。

暴雨去來遽然,一會兒又是星光燦爛,幾天下來我就發現,這樣的夜雨時常發生。

海邊的公路崎嶇盤旋,一直通到聖·露沙的最北端.。那個原本孤零零的鴿子島(Pigeon Island),就由公路溝通,成了一座半島。
礁岩伸出海麵,高高隆起,像是鴿子的腦袋俯瞰著奔騰的波浪,寶石般晶瑩的海水飄搖著直達天際。海風輕輕吹動,螃蟹在沙灘上探頭探腦,熱帶花爭奇鬥豔,棕櫚樹果實累累,成群的海鳥嬉戲在海天之間——這樣美好的景色,怎不讓人心曠神怡!

可是,鴿子原本代表著和平,而這裏卻處處是戰爭的遺跡。不過45英畝的小島上,兵營、儲水塔、地堡和戰壕交織在一起,殘留的大炮、快槍、刀劍和鐵錨檣櫓比比皆是。

1493年,哥倫布發現了加勒比群島,正在海上爭霸的幾大列強立刻看出了它們的戰略位置,相競派兵爭奪,這些恬靜美麗的小島變成了血光劍影的戰場。

聖·露沙當然不能幸免,英國和法國在這裏大打出手,小島的歸屬來回反複,不到兩百年的時間,竟然易手了14次!

鴿子島居高臨下,雄踞海麵,控製著聖·露沙的通道,一直是雙方屯兵的要塞,現在建起了曆史博物館。

在陰暗潮濕密不通風的地堡旁,我看到了一些介紹。在殖民爭奪的過程中,最為可悲的是大量的非戰鬥減員以及對和平居民的傷害。

歐洲人的登臨,宛如熱帶風暴席卷而來的大西洋狂濤,不但帶來了文化風俗的震撼,也帶來了原住民不能抵禦的疾病。為了補充人力,殖民者遠渡重洋,從非洲運送奴隸。可是,很多人在到達以前就被船上惡劣的條件奪去了生命,扔進了大海。
殖民軍本身也損失慘重。他們猛然來到熱帶,大多數人水土不服。況且,由於不了解情況,軍隊的服裝仍然按照寒冷的氣候設計,厚重悶熱。據史料記載,1664年,湯姆斯·瓦納率領了1000人的英國殖民軍駐守聖·露沙,兩年以後,隻剩下89人,大多數人是死於疾病而不是刀槍!

我看見照片上身著長袖長褲的軍人,全身的痱子立刻乍起,奇癢難忍!真不能想象他們怎麽能熬過那些炎熱潮濕的漫長日夜。

鴿子終於叼來了橄欖枝!1815年,通過談判和交換,聖·露沙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其後幾經變遷,它在1979年2月22日獨立。

可是,幾百年的滄桑,島上原住民所剩無幾,成萬名殖民軍魂斷異鄉,無數非洲人葬身大海!那機場旁的墓園裏埋葬了多少冤魂?它們麵對蒼茫大海,觀看潮起潮落,日夜漂泊遊蕩!我突然想到,那深夜傾倒的大雨,莫非就是它們悲憤的哭喊?

我站在海邊,礁岩屹立,花木簌颯,海浪呼嘯,強勁的海風掠過曆史遺跡,似乎在永不疲倦地訴說,訴說著人類曆史上黯淡的一頁!我傾聽著,思索著,也期待著,——這樣浸透了血淚的故事永不重演。


舊日兵營


舊貌新顏

武器殘跡

儲水倉庫

百年榕樹

烽火乍起

蒼茫煙雲





沙灘螃蟹


2008年3月22日 完稿於 鹽湖城
本文收入《走遍天下 --首屆世界華人遊記征文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