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舟:醫生手記(一)
文章來源: 北美女人創作群2006-08-28 23:20:00
安舟:醫生手記(一)

北美女人

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摩托車母親

行醫生涯中閱人無數,讀人這部書我從不生倦。無論是醫院還是診所,以醫生的信譽采集病史,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病人,聽到五花八門的故事。來求醫的病人中患有抑鬱症焦慮症者數目可觀,但也不時遇到達觀的樂天派。天性陽光的人總是令人眼睛一亮,心中塗抹上一層暖色。

C太太已經七十五歲了。家庭醫生建議她來找我會診,因為她時感眩暈失衡好幾年了。老人有些失聰,眩暈明顯為體位變動所誘發,我懷疑她患有陣發性體位性眩暈或美尼爾氏症。昨天老太太來到我的診所,神氣地微笑說,她剛剛經曆一場曆險。

老人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全家人酷愛摩托車。唯一的兒子多年前在摩托車事故中喪生。大女兒在弗吉尼亞州駕駛校車,小女兒在海灣附近開有酒吧。老太太平日喜歡在女兒酒吧的廚房裏忙進忙出打下手。

她的大女兒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的第二天,就給自己買了一部嶄新的摩托車,樂此不疲三十多年,每年都會千裏輕騎去參加“北美女摩托手之友”盛會。今年大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座小城舉行。七十五歲的C太太居然坐在五十五歲女兒駕駛的摩托後坐上,長驅北上,穿過賓夕法尼亞山區,越過紐約上州五指湖,跨過美加邊境大瀑布,顛簸兩日趕往會場。

C太太興高采烈地向我介紹盛會盛況。從北美各地共襄盛舉的有二千多名女摩托手。她們當中有醫生,律師,秘書,主婦… …共同的誌好把這些豪邁的女人聚到一起聯歡。在歡樂中C太太忘記了自己的年齡,自己的病症。事實上她在心愛的摩托車上不眩不暈地顛到加拿大,兒子的死亡和眩暈症都沒有阻擋這位勇敢的老太太。老人得意地告訴我,女兒酒吧裏的老顧客對她的壯舉都驚訝不已,稱她是“摩托車母親”。

看來我得重新考慮診斷了。

生命的張力

當我走進會議廳時,立刻感覺有點意外。與以往學術會議不同,與會者不僅有醫生,科學家,心理學家和理療師,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拄著手杖,推著輪椅的病人。他們在親屬陪伴下,從北美各地趕來,像赴嘉華年會一般,情緒昂揚地出入會場。

會議的主題為《罕見神經免疫性疾病》,組織者是JHU和TM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病學係召集世界級頂尖科學家和專科醫生聚會一堂,討論神經免疫性疾病的前沿科研動向和成果,旨在重建TM/MS病人的希望,功能和生活。

隔壁會場則聚集著一群不尋常的聽眾,他們是TM(Transverse Myelitis),MS(multiple Sclerosis),ADEM(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omyelitis)患者或幸存者以及他們的親屬。這批聽眾格外活躍,會場內外,處處可見他們圍著醫學專家交流請益,行為積極主動。以前耳聞已故影星Chris Reeve墜馬受傷後致力於推動脊髓創傷研究,於我還是第一次見識這種患者,醫生和科學家彼此互動的國際會議模式。

幕後策劃促成此項活動的功勳首推TMA(Transverse Myelitis Association)。會場上最為忙碌的身影是會長Sandy (Dr.Sanford Siegel)。Sandy是位文化人類學家,他之所以投身這項公益事業,緣起愛妻Paulin於十二年前罹患TM下身癱瘓。夫妻攜手走過生命這段黑暗後創立TMA,夫婦倆在自家廚房辦公,自掏荷包支付電話互聯網辦公費用,誌在幫助同病患者和家庭共度艱難曆程。他們的熱情感召一批同病相憐的誌願者,他們用義工方式建立網站,發行通訊,發展病友網絡,熱情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信息,教育和幫助,並主動聯係美國在該領域最優秀的專科醫生和學者投入這項事業。

作為醫生,置身在這樣一批特殊人群中,目擊生命的強者所表現的樂觀堅韌,感歎人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的張力。

心香和敬意

約瑟夫的兒子在電話裏留言,告知父親剛剛過世。我心裏掠過一絲難過。

我一共見過約瑟夫兩麵,非常難忘的一位老人。約瑟夫是83歲的鰥夫,連理的發妻於三年前病逝。老人退休前是Lockheed Martin公司的工程師。身體一向硬朗的約瑟夫去年被診斷有惡性淋巴瘤,接受了化療。不幸化療藥物的神經毒性導致多發性神經炎,引起步態共濟失調。陪同老人首次赴診是一位年近九旬的寡居老婦,先夫曾與約瑟夫在一家公司共事。 老婦人見約瑟夫生活自理日益困難,便與老漢同住一個屋簷下,無微不至地照顧老漢起居。這種沒有婚姻的黃昏眷屬展現的恩愛讓人動容。

第二次見到約瑟夫是兩周後,他來我的神經生理實驗室作電生理檢查。我一麵操作,一麵與老人聊天。約瑟夫是二戰老兵,屬於那漸漸逝去的了不起一代人。讓我更感到親切的是,老人在抗日戰爭期間曾隨美國盟軍去過印度,緬甸和中國西南。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英俊的約瑟夫年僅十八歲,告別父母,吻別未婚妻,揮別家鄉,遠征到南亞戰場,曾經滇緬路去過昆明和重慶。老人告訴我他保存相當多的照片,記錄了滇緬戰區的見聞。

恰巧那時我的朋友風雨在西恩地網站上辟有《尋找抗日老兵》專線,收羅幸存抗日老兵的資料線索。我把中國民間正在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活動告訴約瑟夫,由衷地表達我對老兵的的敬意和謝忱。老人聽到我這番話時,目光炯炯有神,嘴角流露一絲欣慰的微笑。約瑟夫告訴我他非常願意在有精力時把老照片找出來,借我掃描,把這些珍貴的照片貼在紀念網頁上。

很遺憾老人這麽快就與世長辭了。當年的拯世英雄一代大都進入風燭殘年,他們那麽迅速在凋零。這篇短文權作一朵小白花,寄托我的一瓣心香和一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