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的反駁為何站不住腳,唯有惱羞成怒?
文章來源: 潤濤閻2019-05-16 05:35:30

X光衍射晶體蛋白看的是一個死的狀態。而動態機理恰恰是需要知道分子是怎麽動的。在膜蛋白領域,破解機理最常用的是用微玻璃管紮細胞膜研究離子通道的機理(而非X光衍射研究死的蛋白質),那微小的細胞膜就留在了微管的裏邊,如果剛好有一個離子通道在這小塊膜上,便可研究其機理。這個拉伸玻璃管研究離子通道的方法得到了1991年的諾貝爾獎。

用生物學方法研究動態機理(不是像DNA雙螺旋結構那樣不是想知道動態),就是分子怎麽動的,就好比找到無菌操作技術,可以打開胸腔,直接看活體的心髒是怎麽跳的,同時檢測血壓、心率。這些才是可靠研究出心髒跳動機理的直接方法,而結晶衍射等於通過木乃伊研究推理心髒是怎麽跳的,血是怎麽流的。這是沒辦法的間接辦法。

先介紹一下X光衍射為何無法得知動態分子是怎麽動的。假如你的照相機可以放大到能看到分子,你把白糖放入水中,糖在水中就不停地運動,你就無法對焦。當你把水熬幹,得到結晶的白糖粉塊,分子就不動了。這樣你就可以聚焦研究白糖的分子了。而載體動態模型,恰恰想知道的是怎麽動的,而非靜止狀態是怎樣的。

那為何還有人用X光衍射研究分子的動態機理呢?因為隻有找不到方法直接研究活體載體分子的動態機理,才不得不用X光衍射晶體,推理出如果是動的會是怎樣。最快最容易的方法是心中有個大概模型,然後去對照衍射斑點。也就是說,當顏寧看到了我的文章,得知葡萄糖載體的動態模型,那是在活體蛋白在細胞膜上得到的結論,她腦子裏已經知道動態是怎樣的了。即使在DNA衍射晶體的過程中,有人根據衍射斑點猜測到DNA是三螺旋,是沃森猜測到是雙螺旋,剩下的人猜測不到是什麽結構。所以,沃森的貢獻最大。因為斑點剛好就跟他雙螺旋結構的猜測對上了。

顏寧的反駁為何站不住腳?因為她拿出跟我機理模型一樣的鈉泵模型,她的意思是說她是以鈉泵的模型作為推理動態模型的,而非靠看到我的論文。她用了葡萄糖分子一起結晶的辦法,但那依然是一個狀態,而非動態,動態是推理出來的。關鍵在於:看到葡萄糖載體的12個螺旋二級結構,無法跟鈉泵的喇叭口模型相提並論,因為鈉泵是鈉離子屬於膜泵membrane pump,葡萄糖家族屬於膜載體membrane carrier,她沒根據得出膜載體與膜泵是同樣的動態機理。我是第一個從活體蛋白確定是喇叭口朝外-朝裏變形的動態機理。她沒理由不根據已有的葡萄糖載體模型,而去根據鈉離子膜泵模型推理葡萄糖載體動態模型(衍射晶體是看不到動態的)。

因為CFTR以前都認為是膜載體,後來在活體蛋白的研究中得出是通道!發表在《細胞》雜誌後震驚了膜蛋白領域,因為活體蛋白的直接證據徹底推翻了以前的推理。所以,CFTR看上去可以是膜泵,可以是載體,它最後竟然是通道!是氯離子通道,跟其它離子通道是一類膜蛋白動態機理,而長相上看上去是膜載體而非膜通道。

從任何方麵講,顏寧參照我的論文 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都是葡萄糖載體。所以,她得出的結論跟我的一樣,也是根據我在活蛋白上得出的結果,她推理出結晶後不動的分子結構在動的時候是怎樣的,是最直接的研究方法。這是她絕不敢告訴審稿人葡萄糖載體的動態機理模型早就被破解的真相發表在《細胞》與《美國科學院院報》上。如果她不隱瞞這一點,任何審稿人都無法接受她跟活體蛋白得出的同樣機理的論文發表在頂級雜誌。她利用的是雜誌和審稿人與投稿人的互信機製,審稿人不會去查對。前人是否破解過此機理的說法,需要投稿人負責。審稿人根據投稿人對此研究前人沒破解過的定性以確定稿件科學價值。已經得到了的模型,再通過衍射確認的論文,怎麽可能發表在頂級雜誌。要是先推理出動態模型,再用活體蛋白確認,才算更加深入並證明了靠靜態衍射推理出的動態。

當審稿人和雜誌社得知這一真相後,他們當即醍醐灌頂!因為她的同行們對她佩服到極端地步,是因為在沒有動態模型的條件下,她就憑結晶了不動的蛋白結構衍射斑點推理出來了動態模型,這就太了不起了,想象力太厲害了。而事實上是早就有了在活體蛋白上得出了動態模型的論文發表在頂級雜誌而被葡萄糖載體領域接受了。有專業綜述承認我論文的“詳細動態模型”。這是我一定會給自然雜誌寫信的原因。他們知道審稿人是在衍射晶體領域,在這個領域,沒科學家研究葡萄糖載體蛋白,就相信了顏寧在稿件中所言。你去讀她發表的論文前言,如果你是不在葡萄糖載體領域而是X光衍射領域的科學家,你便會得出她是破解葡萄糖載體動態機理的第一人。

顏寧的最大貢獻在於她在膜蛋白結晶、X射線衍射技術改進、利用方麵。在X光衍射領域她是頂級大牛,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