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劑是怎麽敗壞中國體育界名譽的?
文章來源: 潤濤閻2012-08-01 20:15:40

潤濤閻

8-1-2012

假如沒有人發明興奮劑,世界體育舞台上也絕對會有中國一席的。即使今天的中國運動員裏沒有一人服用興奮劑,也無法很快擺脫中國體育界尤其是獲得突出成績的運動員麵對地球村民持懷疑態度的窘境,尤其是遊泳項目。這個道理很簡單:哪方麵的師父造假,哪方麵的徒弟就遭受質疑。比如,跑得比黑人都快的劉翔就沒有遭到人家的質疑,因為劉翔的師長們沒有出現大批服用興奮劑的事件。而遊泳就不同了,在廣島亞運會上曾經有7名遊泳運動員被查出服用了興奮劑。這就是為何葉詩文遭到了如此多的質疑的原因之一。她的成績對於中國人,或者說亞洲黃種人來說,雖然震撼,但相對比還是沒有劉翔那麽鶴立雞群。如果當年被查出服用興奮劑的7名是劉翔的師長,那劉翔旋風刮起時,他就會遭到嚴重的質疑;如果遊泳運動員裏沒有發生7人服用興奮劑的事件,今天的葉詩文就不會如此被質疑了。這就是誠信缺失後的代價。同理,當誠信建立起來後,後人也就甚少遭到羞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別說中國體育與興奮劑無關。當年西方的媒體對中國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報道非常猛烈,隻是那時沒有互聯網,國內的媒體掩蓋得比較嚴實。當然,我們也可隨時看到西方媒體對其它國家的運動員被檢測出興奮劑後的報道也是連篇累牘,所以,我們不能說西方媒體對中國運動員有偏向。想想看,劉翔在東亞人裏如此鶴立雞群也沒有遭受西方媒體的質疑,個中道理很簡單,更別說前邊的李寧了。

下麵轉帖一篇文章,就是給當年還在國內的網友看看,因為那時這些事實被國內的媒體掩蓋的很厲害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中國體育與興奮劑的事實真相,也就對西方媒體懷疑葉詩文的報道非常氣憤。這篇文章的最後部分我不怎麽讚同,因為打從政府嚴打興奮劑以來,興奮劑極有可能在中國運動員中基本上消失了,如果不是100%的話。如果以後也檢測不出有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了,那誠信就慢慢地建立起來了。考慮到興奮劑種類繁多,能檢出來的就那麽幾種,到底是否有的服用了興奮劑而逃過了檢測,我們無法得知。哲學上講,這本來就屬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議題。很多事情還是要靠自覺。即使能檢測出來的興奮劑,奧委會也往往是抽查。但無論如何,興奮劑醜聞隻要不是集體現象而是個別人的現象,就不會對整個國家運動隊再次帶來無窮的後患。


【轉帖】中國體育與興奮劑的故事

 1 、純真階段(1984年以前):

1984年,當新中國第一次站在奧運舞台時,全世界都發現體育舞台上出現了一頭雄獅,一個當之無愧,幹幹淨淨的巨人。至今我還是相信:那次中國隊獲得的金牌是近30年奧運史上最幹淨的15塊。仍記得當李寧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奧運最高領獎台上時,迎接他的是全場美國人熱烈的掌聲和由衷的讚歎聲。雖然此次由於蘇東國家的退出令成績減色不少,但是每塊獎牌都是那麽令人開心和安心;

 2 、萌芽階段(1985-1988 ):

1985年在中國體育史上是特別的一年,興奮劑這一惡魔自此開始堂而皇之地步入中國的大門。標誌性的事件是遊泳隊引進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東德醫生魯道夫,魯道夫給當時體育科學甚為落後的中國帶來了三件法寶:高原訓練,血乳酸測試和至今不承認但實際已默認的東西--興奮劑。很快,遊泳隊靠這三件法寶在86年漢城一舉擊敗了亞洲老大日本人,於是乎,田徑隊,自行車隊,舉重隊開始爭相學習遊泳的經驗。這一時期中國的興奮劑事件並不多見,但個個是響當當的人物,象亞洲現代五項女王鍾華,當時已小有名氣的葉喬波,17歲卻已奪得世界冠軍的李對紅。由於國內沒有專業的興奮劑檢測中心,給人的印象是興奮劑基本上是在國家隊內部悄悄的使用。由於發生的往往是偶然事件,因此官方的解釋都是所謂“誤服”,也從不真正對此關心。

 3 、擴散階段(1988-1994 ): 

由於上不關心,下不報告,興奮劑開始迅速蔓延。首先是遊泳隊開始由集中製改為邦聯製,國家隊各教練下放地方隊,從此開始了遊泳隊的大躍進;田徑隊也開始令人驚訝地提高成績,尤其是女子徑賽和投擲項目;自行車,賽艇,全麵上升,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舉重隊的停滯不前。這種趨勢在7 運會上達到頂峰,馬家軍狂破世界紀錄,各路田徑好手屢創世界第N 好成績,女子遊泳直逼世界頂峰。

那麽,世界各國又是怎麽看我們的呢?可曾記得92年巴塞羅那美國教練含沙射影的發言,可曾記得93年斯圖加特全場對馬家軍的“騙子,騙子”聲,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的眼珠子幾乎都突出來了,他們不相信世上會有幹淨的奇跡,但沒有證據。

這段時間的另一重要事件是為舉辦1990年亞運會,中國花大力氣修建的世界一流的興奮劑檢測中心。從這一天起,中國正式擁有了打擊興奮劑的武器。馬上,這件武器就在93年全運會上派上了用場。中國的藥檢人員和體育官員驚訝地發現:原來興奮劑已在中國深深地紮根。僅全運決賽階段,就有13例陽性,既有地方隊,也有國家隊,包括90年的10佳,廣東女舉的邢芬,日後在亞特蘭大奪銀的鉛球選手隋新梅。中國官員大為吃驚,但可笑的是,他們選擇了一個愚蠢的做法,捂著掩著,你隻有在專業的體育報紙的旮旯裏方能看到這些作假者的名字。

4 、驚慌階段(1994-1998 )1994年,中國遊泳贏來了曆史的輝煌:帕爾馬世錦賽上,女將們奪得14枚金牌中的11枚;10月的亞運會,更是席卷3/4 的遊泳金牌,陳運鵬、王林、周明、張雄及其弟子們成為國人的英雄。在中國水軍揚眉吐氣的畫麵上,我們看到的是美國教練的氣急敗壞和日本泳手的一臉無奈。

但是好景不長,體育科學的突破,特別是對諾龍的突破使這一年注定成為中國體育史上最恥辱的一年:這年的寒冬,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廣島亞運會上共計11名中國選手被查出服用興奮劑,其中遊泳七名,田徑兩名,賽艇和自行車各一名,更為尷尬的是,其中9 名是亞運冠軍,包括遊泳的世界冠軍呂彬,楊愛華,亞洲名將熊國鳴,胡彬等,中國官員驚慌失措,這次他們終於承認了不是誤服,但還是對外宣稱:“屬於個別運動員的個別行為,”同時,對國際泳聯的質詢置之不理,用中國傳統的太極功夫蒙混過關。

此刻,西方人卻得意洋洋,他們終於又可以象百十年前一樣肆意侮辱中國人了,先是宣稱:“這是近代奧運史上查出的最大藥物醜聞”,接著在美澳的炮製下,禁止中國參加次年的泛太遊泳賽,當年各國通訊社的世界十大體育事件中,“中國事件”都赫然位列前三,中國瞬間成了藥物的代名詞。

中國體壇也隨這一趨勢發生重大變化:遊泳隊陳運鵬引咎辭職,王林被踢出國家隊,遊泳隊從世界超一流變為世界一流;馬家軍漸失活力,中國田徑從準一流變為二流;唯一逆流前進的是男子舉重隊出人意料地崛起。廣島亞運會後,國家開始製訂反興奮劑的有關規定。

但是興奮劑的毒瘤並未因這一恥辱而略減,位於橋頭堡的遊泳隊一次又一次地被脫掉短褲:帕斯世錦賽,先是原媛攜帶生長激素被當場查出,而後王薇在名落孫山後仍未逃脫被檢的厄運,中國人在澳大利亞幾乎無法抬頭,剛剛上台的周明旋風般地落地,在帕斯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們看到的是石天曙悲傷,無奈,幾近絕望的臉。接著張雄上台,但他馬上也因弟子陳豔的東窗事發而狼狽而逃,99年初,周明徹底名譽掃地,他的弟子熊國鳴,王煒再次被查出服用興奮劑,熊國鳴被終身禁賽。這一次,中國官員終於不情願,但又不得不被迫承認:“興奮劑絕不僅是個別運動員的問題。”官方在付出慘痛代價後,終於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盡管有一點晚。

這一階段的另一重大事件是廣東女子舉重選手的興奮劑事件,邢芬之後是陳小敏,和劉秀華。

5 、大棒階段(1999- )1999年,正式的反興奮劑規定從體總出台,中國開始大刀闊斧地把反興奮劑的標簽貼到雄雞的各個角落。中國的興奮劑工作人員也真正開始走出封閉,虛心地向外國同行討教。除對傳統的興奮劑加大檢測力度後,對目前尚不能確診的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跑一個。”

這種趨勢在奧運會前達到了極至,中國人對所有可能參加奧運會的人員進行了藥檢,對所有耐力項目的運動員進行了血檢,這絕對是本年度藥檢史上最震撼的事件,僅血檢,估計中國將額外花費數千萬人民幣,而國際奧委會不過僅僅進行了十幾例血檢。

檢測的結果是金花吳豔豔, 女舉名將孟憲娟的禁賽,馬家軍及賽艇名將張秀雲的傷別離和男子舉重隊的全體清白,盡管也許會有痛苦,遺憾,甚至是錯誤,但是,這絕對是一次正義的壯舉,盡管他的尾巴仍是官方模棱兩可的聲明。

文章的結尾,我想問一下那些至今仍躲在陰暗角落的官員,教練,運動員們:當你們為了成績甘願用藥物侵蝕自己生命的時候;當你們為了名利不惜放棄你們和祖國尊嚴的時候;當你們為了金錢一次次傷害善良百姓真實情感的時候,你們真的以為,成績、名利、金錢真的比生命、尊嚴和情感還要重要嗎?真的要為一時的快意而甘背一生的枷鎖嗎?真的以為真相能被永遠埋藏,天理不能得伸嗎?看看東德星星們的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