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行“國有化”與“國家資本主義化”
文章來源: 潤濤閻2009-03-17 20:25:50
大銀行“國有化”還是“國家資本主義化”,股票的走勢就不一樣了。

“國有化”是指,政府的股份將永遠在公司裏邊,以後慢慢就不能炒這個股了。而“國家資本主義”就不同了,它要先把股票價位放低才買入。這個很簡單,因為在最低價位買入,等到公司救活了,政府再出售股票。政府不僅僅救市,還能賺錢。當年美國政府救汽車製造廠克拉斯勒就是這麽幹的。

你如果認為這次美國救市是“國家資本主義”的路子,你如果在政府還沒有買入最後一筆的時候進入,你需要的是定力:不管股價跌到哪裏,你也別出手,等到公司活過來政府出售股票時再說,你就陪不了。你與政府資金共存亡。

問題是:哪裏是政府救市的最後一次注資?你如果是搞超短的,當然每天都可殺入。但你如果是搞中線的,你要考慮入場時間。搞長線,無所謂。有定力就成。

你如果認為這次美國救市雖然想走“國家資本主義”的路子,但最後不得不收為國有,也就是走“銀行國有化”的路子,那你就要離政府救市的公司股票遠一點。

現在的問題是:奧巴馬到底是想走哪條路?是在國有化的社會主義,還是走國家資本主義?

其實,你如果聽潤濤閻的,你就要仔細考慮了:本人從不把奧巴馬自己怎麽想的看得很重要。曆史的發展並不是按照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這次經濟危機絕不會是今天伯南克說的,2009年年底就可結束。提振大家的信心當然重要,但一旦預期失效,下次他再說什麽也沒人信了。

如果經濟危機繼續惡化,下一步該是如何?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債務,當然是美國的基本國策。中國政府當然也會花錢買穩定。可要是中國百姓極力反對政府給美國送錢呢?如果中國失業的農民工的安置得不到合理解決,大學生就業得不到解決,民族主義的烈火就會在美國的軍艦打沉中國的船隻(尤其是在中國的領海經濟區內)後而爆發,政府即使低調處理,可繼續給美國送錢買美國國債就很難了。現在是網絡發達,信息很難保密了。你買了多少美國國債,百姓很快就知道了。美國的軍艦在中國南海鼓搗,需要的時候就能鼓搗出點事來的。

戰爭,畢竟是最後一項解決危機的最直接辦法。世界大戰打完後,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這裏,我們都希望和平解決危機。可是,你想和平,並不等於就能和平。政府官員來美國給美國人消氣,可不給國內沒工作的大學生農民工消氣的話,民族主義的烈火很容易點燃。

回到股市的話題,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政府救市,花掉了萬億,結局到底是國有化,還是國家資本主義化?

如果失業率超過10%,經濟危機繼續惡化,因為大銀行不願意出錢給那些靠舉債過日子的公司貸款,經濟危機是過不去的。除非大銀行的股份全部是政府的,否則,現在你讓銀行給三大汽車公司貸款,給沒工作的人貸款買房,請問:那不是繼續原來的次貸危機之路嗎?銀行之所以麵臨倒閉,就是因為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公司不還債,個人貸款不還債,銀行怎麽不倒閉?

當政府麵臨隻有銀行國有化才能發放貸款給靠舉債度日的公司和個人,銀行國有化也就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現在,政府極力防止國有化,就直接給汽車製造廠等靠貸款度日的公司送錢。也給還不起房貸的個人送錢,防止房屋拍賣。銀行的貸款職能就被政府取代了。政府就成了事實上的投資銀行。這樣的話,後麵的巨大通貨膨脹浪潮要比經濟危機更可怕。在這節骨眼上,一旦發生天災,比如大旱大澇,糧食收成銳減,糧價暴漲,人心惶惶,信心盡失,一旦全球進入經濟蕭條,失業者人人都急了眼,後果很嚴重。

簡言之:如果是國有化,比如大銀行,也就是這個銀行將來要變成國家的機構了。那你買的股票就會全部丟掉了;如果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救市,那你買入後就可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那就有賺大錢的機會。

無論如何,在這百年不遇的時刻,別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大家都希望經濟危機很快過去,畢竟這個東西不是好事。都禱告吧,萬一真有上帝呢?禱告也不費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