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一則】周末俺們離家出走看《色|戒》
文章來源: 山菊花2007-10-27 00:14:41

***

記得看了《斷背山》之後在日記裏寫過:不是因為這個故事去看電影,而是因為李安去看這個故事。

李安又出了新作品,心裏盤算著找誰一起去看呢。跟MAY提了一下,轉天她跟我說熱心的安正在聯絡朋友,要組織一次女人們的單獨行動呢~~~不光看電影,還要先去吃晚飯。戀家的MAY對晚飯的提議還有些猶豫,我PUSH了一下,說大不了先把飯給他們做好再去唄。

赫,一共八個‘三八婆’,決定‘離家出走’半晚上,把孩子丟給丈夫(偶家空巢了),一起歡度這個周五之夜:))

正好今天有醫生約會,索性請了一天病假。看病出來,在Wart-Mark等抓藥的時間,順便去把車子的機油換了。又去了趟銀行。回到家還早,便上論壇灌了一通水。然後做飯,剛收拾好,安的電話就到了。我去接她和MAY,然後到另一個朋友家集合~~~她的車大。

一上車,負責定票的安就說,今天有個年青的MM打電話給她:聽說你們一群老大媽要去看《色|戒》???

她們選的日本店。一群女人,嘰嘰喳喳的說著笑著,有幾個還精心的打扮過。吃什麽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感覺真的很好。於是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說這樣的活動應該經常舉行。開車的筱自告奮勇要做‘會長’,而且馬上拿出四次活動的方案讓大家討論。

這個片子今天才在本城首演,空著一大半位子。去看的人絕大部分是同胞~~~三五個洋女婿陪著。不少熟人,有幾個加入了我們的隊伍。其中還有寧娜,她帶著侄子來的。我叫剛空巢的她看完寫篇影評,她說沒空寫~~~忙著看電視劇哪。

我隻會寫日記,不會寫影評。反正也睡不著,隨便塗點印象吧。

李安的古詩詞功底一定不錯~~~總體印象就像他是在寫一首七律。記得剛開始學詩時,最怕就是七律。覺得頭緒一多,寫出來好像一鍋漿糊。後來偶見一隱名高人說:七律是要精雕細刻的東西。於是才算摸著了門。

老師們都說:寫詩情感第一,詩法第二。詩法中又以‘立意’為先,然後‘起/承/轉合’、‘謀篇步局’、煉字煉句煉意~~~等等,都要圍繞這個‘立意’來施展。每個字都應該‘傳情/達意’。有鋪墊,有細節,有警句,才有可能寫出打得動人心的作品。在被感動的人眼裏,這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了。

《色|戒》在我眼裏,就是這樣的一部好作品。

很佩服李安總有獨到的眼光,而且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這個‘度’,他把握得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色|戒》的大膽床戲和《斷背山》的同性戀題材一樣,不過是做為導演的李安,用來吸引眼球,保證票房的招數之一罷了~~~畢竟我們都是飲食男女,而空談理想是不能當飯吃的。

一般來說,改編的影視作品都很難超過小說原作。李安慧眼選中的這篇,給他留有巨大的再創造空間。所以,有時候機會隻是‘成功’的表象之一。真正的原因,我認為是眼界。而這個眼界不是天生的,是長期認真而細致地觀察、感受生活積累出來的。

故事有了,李安的鋪墊功夫真是一流~~~每個細節,都是精心安排的。

演出抗日話劇的那一幕,看著台下觀眾情不自禁的高呼‘中國不能亡!’,哪個熱血青年會不起獻身的念頭呢?就算不是熱血青年,被那樣的場景一煮,血也會沸騰起來的~~~所以王雖然是最後一個,但還是把自己的手,放在那一摞手上麵了。

而那場血腥的殺人戲,顯示了這些熱血青年的決心並暗示了他們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從小缺乏父愛的王佳芝,對易先生會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某種‘戀父情結’呢?

和‘推選’出來的同黨機械地‘做愛’與跟易先生的‘插進心裏’這種鮮明的對比,是否可以解釋王佳芝後來的‘情不自禁’呢?如果當初的第一次是和她喜歡的鄺裕民~~~也許結果就兩樣了吧?

那幾場一反李安一貫的,含蓄風格的床戲,並不全為票房。

一個人人唾棄的漢奸,也是個普通人。我看見易選擇通過‘性’來發泄壓力和苦痛。
而王佳芝,似乎在這種有點瘋狂變態的性行為中尋找愛和被愛的感覺~~~

那個戒指,顯而易見,王不是看中它的價值,而是它所代表的真情。做為道具,它的隱喻和象征意義也是很明顯的。

小說裏寫著,王佳芝看見那個大鑽戒,心裏想:他還是愛我的~~~

電影裏全用眼神和表情來詮譯這種感動~~~
一個生命裏缺乏愛的女人,見到一點螢火之光,也會如飛蛾,奮不顧身的撲上去。
當‘快走’二字脫口而出時,理智是缺席的。
那一刻,是本能在主控~~~愛,沒有應不應該。

細節很多,最讓我感動的是易先生逃走後,她坐上黃包車,車夫問她是不是回家~~~聽不懂上海話,看的字幕:

Going home?
Yes.

此時王佳芝的表情~~~迷惘、悲傷、痛苦~~~總之,很複雜的表情。而且此時,一時衝動帶來的嚴重後果還沒有完全進入腦海~~~

我們不知道易先生為什麽選擇當漢奸。但我知道,人生就是一個選擇與放棄的過程。而且每個人在作出自己的選擇/放棄(尤其是重大的選擇/放棄)時,都有自己的立場,都會做出自己至少在當時認為是對的決定~~~否則這世上就不會有那麽多的遺憾和悔恨了。

不過,人們總習慣於用自己的立場去判斷他人的選擇/放棄。

也許正是李安想表達的‘立意’?
人性,複雜的人性。不能簡單以‘好/壞’分之的人性。

我們常常感歎:生活要能簡單一點就好了。
其實細想來,我們的生活之所以變得複雜,都是因為一個‘情’字。
問問自己,能做到無情嗎?訓練有素的SPY易先生都做不到,何況你我凡夫俗子?

不過,無情的世界,存在嗎?
所以有時候我想:也許‘情’才是生命存在的理由。

對了,有梁朝偉主演,這電影一定值回票價的:))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24&ID=63117&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