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 — 一部隻能中國人自己欣賞的電影
文章來源: 風大風雨小雨2017-12-30 08:14:30

看了芳華,可以說算是目前市麵上的好片子了。 不禁拿它和另一部前幾年在國際上頗受好評的《活著》作比較,最直觀的感受是前者非華裔的美國大眾欣賞不了,後者則跨越代際,超越文化而令所有人動容。

表麵上看,芳華鏡頭感十足,也有不少場景催人淚下。 但我覺得導演自身對當年文工團的情懷而刻意去拍了這些對他而言不能釋懷的印象情景,對整部影片的故事敘述性和更深層次的人性挖掘上明顯沒有幫助。 對於一個對“文革”時代沒有親身體驗的觀者來說,本片缺乏張力的渙散情節是最大的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剪輯的關係而沒有看到全部。 但我不覺得全片會有很好的情節處理。 比如泳池一幕和文工團解散之夜的告別宴,更多象是出於導演的懷舊情懷,而對劇情整體沒有特別的鋪墊作用。

《活著》通過一個普通人在大時代變革中的命運顛浮折射出人性的深刻,而達到讓每個觀眾的共鳴的效果,這是跨越國界,超越文化的共鳴。 而《芳華》相對而言就比較缺乏了。 主人公的學雷鋒標兵的刻畫,並不是一種自然樸實的人性的本身,而是那個時代畸形的產物,所以非中國人會很難理解雷鋒式人物的悲劇性結局所透露的諷刺和悲哀。

台詞“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可以當作劉峰和小評最後相依為命的最好注釋。 劇中唯一真正讓我動容的場景是在文工團解散前衛戰爭病患者做最後一場演出的時候,何小萍穿這病服,跑到禮堂外的草坪上,在月下獨自跳舞的一幕。

久久難忘的還有結尾小萍那句“能抱抱我嗎?”,同時耳邊響起韓紅的《絨花》。

在當下爛片泛濫的時代,《芳華》顯得清新幹淨,畢竟有情懷的影片也屬難得一見。 雖有遺憾,觀眾被劇情催化著淚花漣漣,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