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口音
文章來源: 大臭臭2011-12-07 10:58:25

拜讀了虎媽(Amy Chun)的大作《虎媽戰歌》,其中,我很讚賞Amy不準自己的倆個女兒嘲笑說英語有口音的人。本人也認為,無論語言好壞,無論說話有無口音,隻要不影響相互交流就行。

談論到口音,往小裏說,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土地上,就有56個民族,56種地方語言。如今,還有許多中國人都不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特別是廣東福建等地,人們說普通話都帶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

往大裏說,中國人說英語(或外語)有口音,美國人(或外國人)說中文也有口音,雖說大家彼此聽起來都有點可笑,但是人們都能接受或能忍受帶有口音的英文或是中文。

為什麽美國人更容易聽懂和接受印度人的英文,那是因為印度人說的英語,雖然帶有濃重的印度口音,他們卻用的都是英文的日常習慣用語,而不是正規的書麵語言,在這一點上,國人經常出錯。

中國人(包括本人在內)說外語,最先想的是中文,然後才去考慮外語該怎麽說,這就是成年人學習外語容易走進的誤區。成年人學外語,不象小孩子學語言那樣,會很快把聽來的話轉變成自己想說的話。

從學外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的孩子能說很好的英文,是因為他們生長在英語國家,英文就是他們的母語;能說很好的中文,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都說中文,再加上後來學習中文。

當然,各人的語言能力也是不同的。語言能力強的人,能把外文說得基本上沒有口音,這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跟當地人交往起來也是如魚得水。要是語言能力不好,說話帶口音也無妨,誰叫咱是移民呢。

我經常被夫君批評,說我太中國化,交往的朋友也大多數是中國人,所以洋文一直都說不好。但是,他卻不批評孩子們說中文時洋腔洋調的,我想,他是怕打擊孩子們學中文和說中文的積極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