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舅大 (五)生不逢時
文章來源: 華西車城2023-05-17 03:27:35

成都是華陽的克星,中國近代,富饒的華陽縣一直就不亞於成都縣,如今成都市的版圖,從市中心的天府廣場劃線,將近大半個成都市都屬於華陽縣。就連春熙路這樣的繁華鬧市,都屬華陽,而且,就連我讀書的中學曾叫華陽縣中。華陽縣人傑地靈,曾經出過狀元,還有不少國軍知名將領和政府要員,很多成都籍名人,仔細探究會發現,其實華陽人。

成都的聲名蓋過華陽似乎離不開政府行為,因為建市用了成都之名,成都縣升級的結果就是華陽被貶,以至於連縣名都不保,疆土也被成都和雙流瓜分,母親的娘家也就這樣變成了成都。這個大家庭在成都人脈甚廣,家中的讀書人一般會在成都謀事,畢竟華陽到成都,不過二十華裏左右的距離,確實十分方便。

母親娘家堂兄姊妹眾多,因而我的表舅和表姨不少。媽媽的大表哥應該是家中最出息的長子,畢業於四川大學政治係。學政治,就是準備將來升官,家裏有人做官,曆來是中國家庭所向往的,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會如此。

四川大學政治係也是一流好專業,不是什麽人都能考上的,看看如今台灣政大的名聲就知道。那時媽媽的娘家人應該算是混得不錯的,至少在中產階級之上。大表舅畢業的時間似乎是在一九四八年,生不逢時,任何人都無法抗拒,也不可預知。讀書從政應該是最最正確的
發展之道,殊不知,參加革命,才是被後世證明發家致富的正確方向,媽媽娘家人無論如何在當時也不可能預判共產主義政權將來要幹什麽。

事實證明,從大表舅一畢業,因為所學專業,注定仕途將會一片黑暗,不像術攻科學或者工程的人材,可以為新生紅色政權所用,舊政權體製大學教育的政治專業被不講科學觀的新當權者定為反動,培養出來的學生們,自然是反動分子了。大表舅還沒有來得及一展宏圖,就要開始苟且度日了。結果就是中小學校教員棲身,一幹就是一輩子。

作為家族長子,又是大學畢業生,大表舅在家族裏算是德高望重的,弟兄姊妹們都很尊敬他,我母親亦是如此,每每一到周末星期天,都會帶我去看望大表舅。大表舅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有結婚,兄弟姊妹們的親戚聚會就在市區內二表姨家裏進行。

大表舅其實也算是一表人才,又有學問,他不結婚的原因,從媽媽那裏我得知一二。原來他喜歡的姑娘,愛上了他一位學工程的好朋友,因為這層關係,他竟然一直獨身,拒絕別人的提親,在一旁默默為心上人祝福。心地善良的大表舅,就這樣堅持數十年,終於在晚年,好朋友去世以後,如願娶到了心上人,當我了解這段佳話以後,頻添對大表舅的敬佩。

大表舅結婚的時候,已經年高,媽媽帶我參加了他的婚禮,其時,大表舅媽已育二位成年的兒子,大表舅的繼父身份讓他成了既得利益者,我們也有沾光這層親戚關係。原來他的繼子之一當年有份賣豬肉的美差,在那個物質匱乏的蕭條年代,能認識賣肉的就是一種特權,我和媽媽以後也到這位表哥那裏買過肉,也享受過這樣的特權。

因為大表舅在教育界的關係,我小學畢業的時候,媽媽要為我選個打架鬥毆少的學校,我轉學來到成都三中,全靠當時三中的教導主任出手幫助,我才能夠有違就近入學的招生原則順利入學。學而優則仕,是母親娘家一直鼓勵的,我的學業成績一直很好,大表舅也十分樂意提攜我,他親手書信一封,將我推薦給這位教導主任,曾經是大表舅同學的周主任,給了我一個表現的機會。一九七七年,中國恢複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的錄取政策實行,我以優異成績成了三中寥寥無幾(全校僅五人)考上大學的學生之一,為教導主任添了丁點光彩,也算是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我看來,大表舅的一生有點類似我的父親,要不是一九四九中國社會的巨變,他們都應該成為家族的驕傲和弟妹們的榜樣,也會是家族事業中興的管理者。中國傳統社會與家庭,一直這樣地在那片沃土上繁衍生息,新社會所提供的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的革命運動,這種革命浪潮,完全打破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完全剝奪了像大表舅和父親這類家族長子繼承家業發揚光大的機會。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