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人的國際形象
文章來源: 玉潔冰清2011-08-15 15:38:35

這是一個苦澀的話題。中國男人在國際上的形象一直不是很好。

以美國為例,十九世紀末的排華運動,對後來華人在美的形象,尤其是在銀幕上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負麵影響。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形象曆經變化、修正,但華人在好萊塢銀屏上的形象還是相當不堪。早期好萊塢銀幕上華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傅滿洲博士”(Dr.Fu Manchu)。他陰險殘暴、行動詭秘、詭計多端、欺騙成性、骯髒不堪、缺乏道德。他總是在構想和策劃種種危害白人世界的邪惡勾當。而另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中國人形象——偵探查理•陳(Charlie Chan)也好不到哪裏。他舉止緩慢,外表謙卑,一幅馴服的模樣。他不近女色,但行為舉止卻缺少陽剛之氣,動作矯揉造作,女裏女氣,說話吞吞吐吐,英文說起來,常犯語法錯誤,故意帶著怪腔怪調的濃重的中國口音。說起中國男人,老外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穿著中式馬褂,腦後留著一個小辮子,麵黃肌瘦,矮小猥瑣,永遠操著一口蹩腳英文的形象。

在七十年代初期,華人影星李小龍和功夫電影的出現,受到了美國青少年的歡迎和崇拜,也改變了華人一貫的不佳形象。李小龍不僅在銀幕上呈現真實與紮實的武打功夫,也是個鋤暴安良的英雄,同時也具有高度的人性,有哭有笑,充分表達人的喜怒愛憎,不再是銀幕上一般化、概念化、平麵化的刻板的美國華人形象。不過看看八十年代的反映華人社區生活的電影《龍年》,就不難看出, “唐人街”仍然是黑幫層出不窮的地方,即使是擁有學士學位的主人公,仍是為害社會的壞家夥,他們包賭、包娼、販毒、走私,做黑市買賣,無惡不作,還是形象惡劣的一個族群。華人在好萊塢電影裏,要麽是微不足道、卑躬屈膝、唯唯諾諾的軟弱無能角色,要麽是凶狠好鬥,五毒俱全的梟雄角色。

直到成龍和李連傑在好萊塢的崛起,讓男性華人角色有了一些正麵意義。不過他們仍然以功夫為主,並且他們身高都比不上歐美明星,在影片當中,也被塑造成充滿喜劇效果的另類英雄。與美國大片中高大英俊,渾身散發正義感的英雄形象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隨著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一些中國男演員也為國際觀眾所熟悉。葛優,金城武,梁朝偉,劉德華,薑文,張國榮……他們在題材各異的影片中,展示了中國男人不同的風采,讓老外格外開眼,他們終於知道,原來中國也有演技這麽棒的男演員。他們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有出色的演技,讓老外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今,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光靠幾個武打明星來代表中國男人的風範顯然是不夠了。中國和世界接軌,中國男人的形象也應該貼近國際標準。我們需要一些高大英俊,有才華,優雅的,紳士的,睿智的,文戲好,兼備武戲的年輕一代演員,作為中國男人在國際上的形象代表。讓老外徹底忘掉傅滿洲和陳查理們,在接受李小龍,李連傑、成龍等功夫明星之外,也能接受一些純演技派的中國男演員。

筆者個人觀點,希望影視片的投資商們能夠具備國際的眼光,挖掘一些擁有與歐美演員匹配的身高和外貌,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通曉外語的中國男演員。畢竟這樣素質高,外形好的男演員代表中國是有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