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行漫記(四)
文章來源: 牛奶瓶2007-06-21 15:30:16

2007年5 月24日 星期四 多雲轉晴 俄亥俄州


清晨,從昨晚下塌的旅館出發,不多會兒就到了俄亥俄州。俄亥俄州是美國北方較早發展的一個州,有許多的故事。十年多年前,我在堪薩斯城讀書時,每當周末回家要開近二小時的路,為了消磨這段時間,我總是打開收音機聽一個叫“AS IT HAPPENED”的節目,就曾經聽到他們播出的一首歌,非常詼諧而又輕快,是以蚊子為主題的,就是出自那個州,可惜我忘了歌名了。

在俄亥俄州入口的歡迎中心,我見到了一個小小的紀念碑,上麵非常簡單地介紹了美國高速公路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這個要歸功於二次大戰的將軍美國第34屆總統—艾森豪威爾。

圖一:美國高速公路之父—艾森豪威爾將軍 (攝於西點軍校展覽館2007年5月24日)



美國的高速公路真是一個巨大的網絡係統,東西南北四通八達。無論你身處何地,幾分鍾就可以到達一條當地高速公路,二十分鍾內應該有一條州際高速公路的。州際高速公路又稱超級高速公路,雙向二車道(以上)中間是隔離帶(或欄),東西是偶數,南北是單數;由西向東數字漸大,由南向北數字漸大。這個現代化的高速公路網絡係統還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在我們居住的密蘇裏西麵部,有一條71號高速公路,目前還不是州際高速公路,但近幾年一直在不斷地修建。據說,將來是美國中部連接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三國的國際高速公路,就如目前5號高速公路一樣是美國西部連接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三國的國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之後,我們這個地區的房產就會上揚,人車流量就會大幅增加。想開中餐館的朋友們,有沒有人躍躍欲試呀?

我在國內讀電大時,修了一門課,其中有講到中國的交通運輸的。我們老師在講課時介紹,當年中國在規劃國內大交通時,曾有兩大方略:一是蘇聯模式,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一是美國模式,發展省際高速公路以及省內公路網絡係統。雙方都有一定的道理。結果是蘇聯模式占了上風:中國自詹天佑時代起就發展了鐵路,到了上個世紀中旬已經初具規模。於是鐵道部就成了國務院的一個大部,位於交通部之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國家的長途運輸戰略重點就是放在鐵路建設上,精兵強將也都集中在鐵道部。


圖二:美國四通八達的州際高速公路(攝於美國東部主幹道95號公路2007.5.26)




鐵路運輸的優點是運輸量大。但相對於公路運輸來說,也有其短處:一是建設周期較長,施工難度大,要求高;二是不能實行“門對門”的運輸方式;三是中轉占地大,調撥不方便;四是從戰備角度和救災角度出發,也不利於恢複和整建。同時,公路運輸的發展,勢必推動汽車製造業的發展,而汽車製造業則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它可以帶動鋼鐵製造業、橡膠製造業、玻璃製造業、機械製造業和儀器儀表工業的發展。我們老師是極力推崇以公路運輸作為重點,到美國十多年,我也體會到發展公路運輸的優越性。公路運輸的高度發展,還縮小了城鄉差別。美國許多大城市的中上層人士—例如這次去紐約,看到許多富有家庭都居住在離市區較遠的郊區。其實,我們中國的決策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山區和邊遠地區的人們就提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用極樸素的語言說明了一個極深刻的道理。


七十年代的一個夏天,在部隊我奉命與另一位幹部去晥南地區外調。我們從上海出發,乘火車到了銅陵;再從銅陵乘汽車到了一個縣城;從縣城乘手扶拖拉機到了大一點的鄉鎮;隨後就沒有車坐了,實際上是沒有路了。從手扶拖拉機下來,放眼望去,看不到村落和人煙,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縱橫交錯的小河溝,雨水多的時候就開成了小河,小河溝的兩旁每隔一段路各有一個小木樁,小木樁上拴著一根繩子,繩子的那一端是一條小船,當河水上漲時,過路的人們就用這條小船來擺渡。好在那位幹部是個本地人,他對這一帶地形熟悉。我們走嗬走嗬走,還是走,沒有路;一般走個二、三個小時就可以看到一個小村莊,幾十戶人家;村莊周圍的莊稼長勢良好,好像也不見有什麽人在地裏幹活。村莊裏雞鳴狗叫的,街道上有幾個婦女抱著孩子與大姑娘、小媳婦信步閑聊著。看見我們外麵來的人,一點兒也不害羞地盯著你看,倒把我們給瞅得不好意思了。這些村莊,沒有旅館,也沒有招待所。在村革委會的一個小房間裏,臨時鋪了兩張床,就祘是住下了。天色漸暗,村莊安靜下來,外麵沒有人走動。隻聽得蟲鳴蛙叫,不時傳來一、兩聲犬吠。屋子裏,木板桌上,點了一隻小油燈。黃豆大小的火苗,在空氣中搖曳著。村革委會主任—一個中年的單身漢,坐在我們對麵。在我們每個人的麵前,放著一隻在海碗。碗中盛滿了當地用地瓜釀成的白酒。三十多年過去了,這酒的味道已經不能回味了,但直覺是不濃—但醇,有點甜,香。我們就著油糴花生米,炒雞蛋,邊喝邊嘮。一碗接著一碗地喝酒,也不知是喝了多少碗,反正沒有醉。我知道了,他們這兒是自給自足,略有節餘;村上的人,大多是生於斯,長於斯,卒於斯。女孩子長大了,外嫁到方圓十幾裏的村莊,一年也就回一、 二次娘家。這兒的人淳樸,善良。沒有犯罪記錄,什麽偷盜搶劫、殺人放火,幾十年也沒出現過。但富不起來,年成好,收成高。但村子裏沒有足夠的儲存地,沒有深加工;也運不出去。“沒有路啊!”村主任仰起頭喝了一大口酒,歎息道,隨即又低下了頭。我現在真得相信給他一條路,他就可以富。



戴頓市,俄亥俄(Dayton, Ohio)

戴頓市是俄亥俄州的驕傲。在我收集的美國錢幣誇特紀念幣裏,俄亥俄州的標誌就是以這個市,並注明是飛行開拓者的出生地。這個城市誕生了懷特兄弟,他們被認為是飛機的發明者。這成了戴頓市的驕傲,成了俄亥俄的驕傲,也成了美國的驕傲,當然也是我們全人類的驕傲。



圖三:筆者站在懷特兄弟發明的飛行器前夢想著 (攝於航天航空博物館—華盛頓DC)



這是我們人類夢想成為現實的一個典範。早期的人類看到鳥類在空中飛行,十分羨慕,也想望著有一天象鳥類一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後來就有了無數次的嚐試:紮上鳥類一般的翅膀從高處望下跳……但一個一個的都失敗了。可是人類沒有放棄夢想,繼續他們的企圖,終於有一天,終於有人,終於在一個地方—美國俄亥俄州的戴頓市實現了—雖然那一刻隻有幾個人在現場,雖然隻飛行了十幾秒鍾,雖然隻飛行了30多米。多少年過去了,人類的航空事業—再上升到了航天事業有了翻天複地的變化。人類永遠不會忘記那從夢想走上現實的那一刻;也不會忘記那懷揣夢想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努力、未實現夢想,為夢想開創先河、鋪平道路的人們。

我夢想著、遐想著、幻想著,時間過得好快呀,一轉眼俄亥俄州要已經過去了,西弗吉尼亞州馬上就到了。


“前麵發生了什麽?”坐在後座的我姐姐驚叫起來。

哇,對過的車子都已經停了下來。怎麽回事?

......

(未完待續)




牛奶瓶 原創於文學城文化走廊論壇2007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