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讓紀念
文章來源: 加州花坊2010-03-06 14:01:22
昨天是遇羅克逝世40周年,隻為了不同意血統論,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於是去google了一下,看到這則新聞便轉載過來,以紀念這位27歲為了真理而獻身的我的同時代的人。

宋莊美術館的遇羅克雕塑前,曾有鮮花。而在他遇難四十周年祭日當天警察禁止在此獻花悼念。(老虎廟提供/RFA)

遇羅克遇難40周年 北京壓製民間紀念活動
 
本周五是文革中因批評出生論被當局處死的遇羅克遇難40周年忌日,中國民間自發組織悼念,其中北京的活動受到警方全麵阻撓。

位於北京通州區宋莊美術館的遇羅克雕塑,在他遇難四十周年祭日當天即本周五,有警察造訪、阻止紀念者在此獻花悼念,美術館工作人員當天接受本台記者電話查詢時說:“今天公安局在這邊,他們說參觀可以,但獻花籃、挽聯之類的這些都不可以。(什麽時候解除)可能要到兩會之後。”

這座由中外著名學者、人權活動家集體捐款製作的遇羅克雕塑,於去年清明節宋莊美術館落成揭幕。雕像正麵鐫刻著他說的話:“任何通過個人努力所達不到的權力,我們一概不承認。”雕像底座上鐫刻著詩人北島1980年所寫的詩句,《宣告——獻給遇羅克》:“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隻想做一個人。”

據悉,被警察警告不準參加周五的紀念活動的《光明日報》副總編徐曉,與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清華大學社會係教授郭於華一同,提前一天前往宋莊的遇羅克雕像前獻上花籃並獻詞。

其中崔衛平周五接受本台采訪時說:“我們昨天去挺順利的,因為是提前一天。我對這前前後後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就沒什麽可說的。四十年前巨大的冤假錯案,也是官方正式在大媒體上公開、甚至有向遇羅克學習的氛圍,那大概幾年前的事情,怎麽會到了今天,已成為雕像了,還對他如此的害怕,沒辦法想通這個事情。遇羅克是言論表達、言論空間的問題,是知識份子的切身利益,一個人說了‘任何通過個人努力所達不到的權力,我們一概不承認’這樣的話,就人頭落地了,你無法用語言形容,這是我為什麽要去的原因。”

三位女性的獻詞如下:遇羅克,我們前排的兄弟。當你倒在血泊之中,整個民族倒在恥辱之中。你站在這裏,成為一座雕像。你是無限堅持的,我們也是無限堅持的。你是不屈的,我們也是不屈的。我們是你後排的姐妹,你的戰友,你的愛人。

遇羅克在文革初期發表了著名的《出身論》一文,激烈批判以挑起階級鬥爭的血統論來分化社會,提出平等、人權和民主。1968年他被捕並扣上各項“反革命”罪名,於文化大革命高潮的1970年3月5日遭當局處決,當時年僅27歲。遇羅克逝世近十年後,當局予以平反,更一度作為反四人幫的英雄廣為宣傳、並號召全國青年學習。但時至今日,對這位人權捍衛者的討論和紀念,卻令當局緊張。

由北京的文革研究者早前發起的、紀念遇羅克的讀書會活動,先是被告知預訂活動地點電路維修,後有國保警察上門警告取消活動。網絡上隨即有人對當局相關做法表示不滿,堅持舉行紀念但將活動改成了打球,聚餐等,並呼籲在不同地點以公開的方式發起相同性質的活動,以接力的形式進行下去。

但至少在周五忌日當天,北京的紀念聚會都不順利,活躍的公民記者老虎廟當天告訴本台:“一次次被阻,昨天有個讀書會被禁了,這個你已經知道;之後他們提出在東四地鐵口B口集中聚餐的方式紀念,也沒成;最後改成工人體育場,因為四十年前,他就是在那兒被宣布死刑,推出去就槍斃了,但是工體又說維修,被取消了。今天為什麽這樣?對一個小民百姓因思想信仰發布自己的觀點被槍殺,官方突然感覺不宜提了。盡管當年他們給他平反,但現在一概不提,就生怕在年輕人中間(產生影響);再者在當前維穩的大旗幟下,他們認為一切突發事件、或和政治有關的集體事件都會觸發當前的社會矛盾。”



二十多名老右派、文革受害知識份子在四川成都新華公園內舉行紀念遇羅克遇難40周年座談會 (陳雲飛提供/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