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卷,英國做“懶媽”
文章來源: 我生活著2022-12-07 05:05:30

慈母手中卷,英國做“懶媽”
——《生活在英國》書評

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李秉宸

平蕪盡處落秋聲。能在9月初讀到彭小玲老師新近成稿的《生活在英國》,緣然幸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若山川溪澗,時時有時時的不同,處處有處處的風景。

彭小玲老師在英國異域謀生,撐起歲月,通透人生,從樂觀到達觀,在奔波中成為“懶媽”;在不斷付出中超越傳統、家庭、自我,遊刃於生計,輾轉在世俗,成書於了然一頓,終於找到突破生活後,執著一切,卻又放下一切的淡然與豁達。華僑英國懶媽的“懶”,不是躺平,不是擺爛,不是佛係,讓人肅然起敬,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超然,是“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的清醒。

第一部分:女人的三分之二

梔子花開六瓣頭,“懶媽”是天下女人的歸宿。玫瑰花送給女朋友,梔子花送給母親。女人的三分之二,是扮演母親的角色,是將全部心力寄托在自己的兒女身上。彭小玲老師對兒子的愛,透過每一個字,讓讀者感同身受。

從前言“兒子,謝謝你成就了懶媽”,到正文中“兒子初到英國”、“兒子不肯上學”、“兒子願意上學”等等,彭小玲的筆觸,是天下父母心。我今世不曾做女人,無法代入母親的角色,但我曾為人子,是母親的兒子。我以兒子的代入感讀完第一章36小節84頁紙,眼淚已經奪眶而出……剪斷的臍帶,怒摔的門,羞憤的日記,闖蕩的心;我用一生和她說再見,她用一生教我本領,告訴我路上小心。

我不知道在母親的眼裏,我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但我看到了在彭小玲眼裏,每個階段對兒子的愛。這種愛,不涉及爭奪、鞏固、發展,甚至不奢求回應、支持、感激;就是這種愛,天然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沒有任何道理可講,因為這種愛本身就是人世間最大的原則、最大的道理!她愛我,似乎與我無關!

驀然回首,我當然做出過不止一件讓母親傷心的事,說出過不止一句讓母親傷心的話;就像彭小玲的兒子一樣,前路漫漫,跌跌撞撞,但母親沒有拋棄我、冷落我。我和書中的兒子一樣,在任何時候回頭,母親永遠站在身後。問世間情為何物?她是你的十分之一,你是她的三分之二。

第二部分:女人的三分之一

喜歡彭小玲,在於她真實。讀罷《生活在英國》,你會發現很明顯的一點:彭小玲沒有硬分章節、平衡關係。她很直接的給了兒子36小節、84頁紙,但留給老公7小節、45頁紙。她寫了兒子的全部,在全部中順便提及了老公。

唐代著名的女詩人李治說“至近至遠東西,至親至疏夫妻”,可說是對彭小玲“三分之一”最好的注解。彭小玲在深圳做過老師,又到英國開了中餐外賣店,可說是“至近至遠東西”;她說“老公批評了我”,又在下一章節寫到“老公活得比我累”,充滿了理解,可說是“至親至疏夫妻”。

中國女人對男人的依賴,有固有的曆史傳統,也有新時代下的思想躍遷。以前,女人選男人是“頭等大事”,不怕工作找不好,就怕老公沒找好,所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近幾年,有咪蒙、楊笠等新女性思潮出現,無論是在文藝上,還是現實裏,女人對男人都不再明顯依賴,也不把“找到一個好男人”作為自己人生價值的唯一考量了。

彭小玲對老公的愛,既獨立大方,“生活的細節與婚姻的質量”,有中國新時代女性和英國文化的影響;又相互依偎綿密,自述“得了老公的便宜要賣乖”,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溫婉的一麵;讀起來剛柔相濟,又意味深長。

第三部分:女人的百分之百

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或因為她們對生活的洞察、對人情的把握、對社會的理解要細致於男人。不得不說,女人筆下的生活,字句傳情通透,筆意更有觸感,更顯勃勃。彭小玲的“我在英國開外賣店”寫的讓人舒服,“鄰裏之間”又生動感人,“在國外生活似乎不需要太多錢”似乎值得莞爾一笑,等到全書讀完,不禁感慨:是一個優秀的老板娘!

無論是中國,還是英國,社會猶如汪洋大海,從來不曾平靜過。有爭執、有打架、有戰爭;有疾病、有瘟疫、有疫情;有嫉妒、有欺騙、有背叛;有立場,也有對立麵;有團結,也有孤立;有搖旗呐喊,也有偃旗息鼓。困難仿佛洪水猛獸,緊追在每個人的身後;自己的力量又微不足道,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但為人的正直、善良和樂觀,對生活的勇敢、智慧和堅定,是我們的本錢,是戰勝困難的武器!

華僑英國懶媽對生活的“每一仗”,都打贏了。她沒有辜負父親的寄托、沒有辜負丈夫的支持、沒有辜負孩子的鼓勵、沒有辜負親朋好友的祝福、更沒有辜負自己東西遠涉的經曆,她是生活的勇者、智者、強者,是值得品讀的人。
感謝彭小玲老師的新書《生活在英國》,順祝康吉。

書評作者簡介:李秉宸,90後作家,山西河曲人,目前定居北京,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榮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文藝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