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奧巴馬勝選得到的啟示
文章來源: 中文交流之星2008-12-08 08:16:27
持續2年多的美國總大選終於以奧巴馬獲勝在一個月前降下帷幕。縱觀奧巴馬在大選整個過程的表現和有關他個人經曆的介紹,本人獲得了一些啟事,希望能跟有興趣的讀者探討這類問題。
奧巴馬以他個人的卓越的表現改寫了在美國少數族裔不能榮登總統寶座的曆史。我相信這個結果也會提高少數族裔在美國的政治地位。那麽,至從有華人移民到北美大陸到現在經曆了一個非常漫長的曆程。而我們華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卻是非常非常的緩慢的,這和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有著很重要的關係。這也就決定了第一代移民很難擔負起提高華裔在所居住國的政治地位。幾十年前的老一代移民大部分是為了生存移居海外的,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了。現在,大部分移民都是受過較高的教育,掌握了很多技能,有的不乏身懷絕技。他們為了尋找施展才華的更有利條件,而舉家移居海外。但是,這部分人首先要為能立足於生存必須要艱苦創業,再加上語言、和異國文化的差異是很難能融入這個社會的,更難談到走向上層社會了。那麽第二代以後華裔的情況就相反了,他們有第一代移民無法相比的優越生活條件,而且受的完全是居住國的教育。他們的思維方式、語言的功底與所在國的國民幾乎沒有什麽差別。那麽,為什麽華裔人走到上層社會的很少且很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我們華裔缺乏走上上層社會的理想。第一代移民除了前麵提到的不利條件外,更重要的是缺少盡快融入社會、走向上層,借以提高華裔的社會地位的決心和理想,所以就很難談上去積極引導後代怎樣才能步入上層社會,改變個人及族裔的社會地位。其次,第一代移民的知識結構對下一代的影響。第一代的技術移民很大一部分是搞自然科學的,他們相當一些人教育、引導下一代繼承自己的專業或者搞其他的自然科學科目。在西方國家裏,走在上層社會,從事政府管理的多半是學社會科學的。就連中國大陸也在改變過去清一色工科出身搞社會管理的局麵。例如,李克強常務副總理畢業於法學專業,主管金融、貿易的副總理王岐山畢業於曆史專業等。一個正常的社會運轉離不開搞社會科學的人才,試想如果一個社會完全是搞自然科學人才,那麽這個社會能否很好地運行下去。再次、華裔在海外團結的力度不夠。旅居海外的華人無論在國內是哪一個民族,在外統稱為華裔,應屬於一家。所有的華裔都應該為提高整個裔族的社會地位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現在可喜的是已經看到了華裔社會地位在加速提高的趨勢,像趙小蘭、盧沛寧和新近被奧巴馬任命為白宮公共聯絡室主任陳遠美等都為華裔社會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那麽如何能在高級領導層出現更多的華人,以至於在不遠的將來華裔人也能改寫不能成為所在國總統的曆史。本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麵改進。
1、 第一代移民由於種種原因雖然很少有機會參政議政,但要擔負起引導、教育我們的後代從小開始關心社會、關心政治、關心自己族裔社會地位變化的重任。
2、 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從小就顯示出了很強的領導才能,家長應及早發現他們,引導、教育他們多學習一些社會科學知識,多參與社會活動為以後走向上層社會打好基礎。大家應在媒體上多展開這方麵的討論並傳授經驗。
3、 尋找捷徑很重要。現在已經走到上層和正在努力走到上層的華裔應該多創造一些機會接觸自己族裔的人。這樣一來,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二來,可以向後人傳授如何走向參政議政,以及各黨派錯綜複雜的關係等經驗和知識。從而使有能力去參政議政的華裔早日脫穎而出。
如果我們海外華人能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有更多的人走參政議政之路,就不愁有更多的華人出現在所在國的高級領導層,甚至出現華裔人成為所在國的總統的事實也能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