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月零售額“意外地”下跌?你信嗎?為什麽每次都是“意外”?
文章來源: PROFESSOR32009-04-14 07:20:36
你可以說花街的分析師都是笨蛋,也可以說他們都是騙子,關鍵是你受不受騙?
在所有經濟指標中,就業是最lagging的一個,就業沒有好轉之前,零售額怎會那麽快就上升?所以將零售額高估,然後人為製造“失望的意外(disappointing surprise)”是從散戶們手中吸籌的好辦法。與此同時,分析師們將金融股的盈利低估,也是讓散戶們恐慌拋售的辦法之一。
98年時,俺曾在美國“世界日報”刊登一篇整版長文,揭露花街分析師有意低估CMGI公司盈利的鬼把戲,當時CMGI股價$20,3個月後,股價漲至$70,俺又刊登一篇文章再次強化提高CMGI的盈利預測,結果在俺第一篇文章刊登之後的一年內,CMGI股價從$20漲到$600。您如是老股民,應當知道這段著名的曆史,當時獲利的主要是華人,因為世界日報沒有英文版。
俺在今年1月第一波炒作BAC時就有一篇上帖,當時BAC$4左右,俺告訴你們“BAC至少值$10+”,回去查查,就知道俺對股票價值的分析不是隨便說說滴。今天暫別,俺要睡覺了。
祝你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