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鄉明月在我心
文章來源: 風中秋葉2007-09-06 07:57:02

散文--故鄉明月在我心 作者 風中秋葉

訂好了中秋節前回國的機票,竟如兒時盼過年似的數著日子待啟程。近二十年沒在祖國度中秋了,我這個客居異國的中年人免不了人月兩團圓的少少期許,是和親人的相擁?和學友的相握?或是和師長的相賀?也許都有,許不全是。

眼前,明月如鏡,清輝如水。有人說:美國的月亮特別園,那也許是真的,大概源於空氣的清晰度吧?也別硬說那就是崇洋媚外。可照在心頭的還是故鄉的月,奔流在血裏的也還是故鄉的水。遐思中,雲遮雲掩,月半月圓,似是白雲山明珠樓頂的圓月,珠江白鵝潭邊的半月,越秀山五層樓角的彎月?思海裏,他鄉故鄉,天涯海角,何時何地,總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遊子心中,月的仙女,是中國的嬋娟,月的玉樹,是中國的桂花,月的神物,是中國的白兔。月裏捧酒的,也是中國的吳剛!我,疑見鵝潭夜月明,故鄉流水伴心聲。窗前問菊花READY?連夜秋風入穗城。

心裏,饞著的似是中秋的美食,廣州蓮香樓的月餅,淡淡的蓮蓉香,黃黃的鴨蛋黃,在我心頭漾動。兒時每逢中秋,一家人圍著方桌,剝吃芋頭花生,眼裏盯著的總是月餅,畢竟一年一次,機會難得。一點點蓮蓉化在嘴裏,蓮香透心,吃了還想再吃。父母見我嘴饞,就總多分一些給我,姐妹們眼裏透著羨慕的理解。出國後,還愛吃月餅,一家人圍坐一起賞月,品著來自故鄉的月餅,即使隻是隨量就意。還愛買來自廣州的月餅,莫非故鄉來的月餅更香甜?也許還有更多鄉情。我,喜歡它來自故鄉。故鄉近了,聞到心底遠處的蓮香,就著思緒,進入陶陶居,百年老號的茶居,即使已沒有了“瓦鼎陶爐,文火紅炭”的雅趣,但若在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茶室裏邀會詩詞畫友,必平添些些雅趣。心想著五仁鹹肉月,似品著西湖龍井茶,腳下莫不是故鄉土?久違了,廣西沙田柚,還有黃皮、龍眼、楊桃,蔬果當季節,歸鄉正其時。也許家裏人還記得我喜歡芋頭石騾粥,當然小不了那我最愛的豉椒炒蜆,還有白灼鵝腸,嗬嗬,滿腦子想的都是吃。有沒有別的更重要?


不會忘,往日的同學,同窗翻書,同聲朗誦,同場打球結下的誼情,幾十年隨著日曆更新。鬢邊的青絲伴著歲月添霜,訴說了友情的厚重。隻如今想起有學友還在醫院裏,心頭添了許多沉重。幾月前,良得了腦溢血,術後昏迷十二天,大難不死過了鬼門關,可如今還是失語臥床要人扶。我心記掛著他,日程裏,第一時間要探訪他!近幾年,老親故舊,歲有他去,免不了令人唏噓。探看那些古稀老人,慰問那些白發師長,總是我的心事。人生如星月,有星光燦爛,月明圓照,亦有星空零落,月去無形。有星時觀星,有月時賞月,算是人生的隨緣就意吧? 隻是多找機會,聚合那三五知己,把酒言歡,暢敘友情,是斷不能少的。

這些年,祖國日新月異,繁榮昌盛,每逢中秋靠十一,圓月節加國慶節,秋色飄香,喜慶重重,黃金周,多遠遊。若是天時地利人和,合夥同行,為什麽說不?


未待中秋十五至,故鄉明月在我心。我心飛馳,雲月相伴。未成行,已成行。人在異鄉,心在祖國……

2007-8-25




未進美華文社前,讀秋葉兄的耆愛詞章,我曾說過,兄若以詞意化作隨意性的隨筆,必有新境。我入讀美華後,見識的文章友多多,就以秋葉先生的行文意趣,若說藉文而了解人如見人,這感覺是親切的。這篇歸鄉在即而抒發鄉情,就給我這個新境的親切感。長話短說,文章的情景牽引的文化裡的人文遺風等等,再去看文字的點化形式,我祇想引作者書寫的筆致作為讀感:「月的仙女,是中國的嬋娟,月的玉樹,是中國的桂花,月的神物,是中國的白兔。月裏捧酒的,也是中國的吳剛!我,疑見鵝潭夜月明,故鄉流水伴心聲。窗前問菊花READY?連夜秋風入穗城。…」
好文章是讓讀者咀嚼的,我說。by 李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