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回憶--轉貼
文章來源: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2007-02-14 03:14:10
忍不住發來回憶下,小時侯的美食。。。

1.大白兔奶糖:那時最好吃、最哄小孩的糖,小時候帶著它去打針,我從來都沒有哭過。中國的老牌子質量都很好的,大白兔幾十年來一直保持了質量。而且現在吃還有一種懷舊的味道,感覺像小時候一樣幸福。而且那層糯米紙也很好吃哦


2.哨子薄荷糖:小時候兩分一個。兩片糖可以象按扣一樣互相扣上,有孔。放進嘴裏,沒化完之前可以"局局局"地吹幾分鍾。那時,弄到哨子糖可神氣了。一定得在聽眾最多的場合放進嘴。真正的一邊吃一邊吹,吹得鄰居大娘出門見了我就翻白眼

3. 酸梅粉:說到小時候的經典,就不能不提到酸梅粉。酸梅粉現在已經沒有了。五分錢一小袋,裏麵有一把極小極小的勺,舀著吃。粉粉含到嘴裏就化開,酸得茲牙,酸得連舌根都打顫,但是男生女生一律喜歡,每天一包一包地買。還有人拿來放進水壺裏泡水喝,但是這種做法顯然比較拖遝清淡,不如一口一舌頭的粉來得爽快,所以會遭同學們嗤笑。這個圖片是現在市場上賣的,直接衝水喝。其實關鍵是為了裏麵的小勺子,當年可是引起了一場收藏熱啊



4.無花果絲:火柴盒大,包裝上印著黑白字的小零食,不漂亮,可玩過家家的小孩的口袋裏卻總有它的影子




5.炮米通。這個蓬化食品用大米或玉米做成,比現在的什麽薯片好吃多了。有的地方叫篷香酥或泡泡果




6.沙爹魚串。也是當年的經典之一。那時可沒錢一整包買,都是一串串買來吃的,好像是三毛錢一串吧。

7. 大大泡泡糖:那個時候吃的泡泡糖的表皮上是一個長得很像包子的小男孩嘴裏吹了一個比他的腦袋還要大的泡泡,而且泡泡糖本身是一半白一半紅,如果能兩根一塊吃就能吹很大很大的泡泡,不過那個時候是1毛錢一根,如果一次吃兩根就很奢侈了,所以我們經常兩個人買三根,一人一根半,這樣就一舉兩得了!





8.果丹皮:又紅又亮的小卷,酸甜有嚼頭。現在還有賣的呢





9.跳跳糖:小小的包裝紙裏麵的那些小糖粒居然可以在嘴裏霹靂啪啦的跳起來,像炸開了鍋的豆子;又像是除舊歲的鞭炮。味道也甜甜酸酸的。舌頭還有點麻,多麽神奇。記得當年都快吃出糖尿病了,還沒看見從嘴裏跳出彩色的星星。






10.娃娃頭雪糕:也叫花臉。七八十年代的人都應該記得,是奶油和可可混合的,4毛錢一個,做成類似卓別林的臉,可可色的帽子、眼睛和嘴巴,奶油的臉。在至今的記憶裏那是到目前為止天下最好吃的冰激淩,那時候買個花臉總是在考慮先吃帽子還是先吃臉,有時候幹脆就放在碗裏攪和在一起吃。

11.冰袋,兩毛,三毛,五毛的好像都有,裏麵裝著有味道的水。現在想起來,鬼知道裏麵裝的什麽水啊! (貌似我們叫大哥大)

12. 金幣巧克力:那個時候的巧克力可是貨真價實的,不像現在隻要在10塊錢以下的就都是澱粉。而且那個時候的巧克力的造型都以雍容華貴為主,什麽金幣巧克力,金元寶巧克力,連小動物的巧克力都拿金燦燦的黃錫紙包起來,隻要拿幾個這種金燦燦的巧克力放在兜裏,連走路都神奇了好多。






3.梅心棒棒糖:棒棒糖中間是一顆話梅,買的時候大家都喜歡選話梅大的來買。

14. 小浣熊幹脆麵:當我在大學裏聞到方便麵的味道就想吐時,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麽小時候能吃到方便麵我就跟過節一樣……當時的方便麵,其實就是康師傅和統一,味道也隻有紅燒牛肉麵和香辣牛肉麵。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浣熊。初一時候,這個很可愛的廣告突然蹦出來:小浣熊的幹脆麵又出了新口味,幹脆麵裏的×× ×(好像是個香料名)~~然後是一隻小浣熊在扭著特別可愛的屁股。那陣,好喜歡花9毛買一包幹脆麵,然後喀嚓喀嚓咬下去啊!






15.麥乳精。一種用水衝調的飲品,現在早已被高檔保健補品代替,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其為何物。而過去是被當做禮品互相贈送的。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麥乳精在普通百姓中還被當做一種比較奢侈的飲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們成為最直接的受用者。幹嚼的味道好極了。





16.爆米花。一個老頭扛著一口葫蘆一樣的黑鍋,走街串巷。將米變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時最受歡迎的魔術師!當時還有用米來做成的爆米花,小小一顆的,不像現在吃的用玉米做成的這麽大,一小勺米可以得一口袋,一邊吃一邊上學去,很是意氣風發。
等待的那一刻







17.棉花糖。最不可思議的小吃,5分錢一團。一勺勺的糖進去,一團團棉花出來。棉花能吃,還是甜的!天哪,這可能是我少年時代,最向往的一種東西






8.酒心巧克力。也叫酒心糖,上小學的時候,這個東西可算得上高級食品了,外麵是巧克力,裏麵是白酒,一口咬下去好好吃哦,現在也很少看到了





山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