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朝鮮戰爭?!
文章來源: 一劍飄塵2016-07-09 14:44:15

一劍飄塵:第二次朝鮮戰爭?!
一劍飄塵

韓國宣布要在自己領土上布置薩德防禦係統,中國外交部表達了強烈抗議。這當然是沒有用的。因為按照中國自己的邏輯:這是韓國的內政,你幹涉什麽呢?

但是今天看到網上一篇時寒冰的文章,流傳甚廣:朝鮮之戰最明確的戰爭信號。我看了以後,真正是大吃一驚:如果說中國的軍方,用這樣的理論鼓吹戰爭,可以獲得更多的撥款,還情有可原。時寒冰也算得上中國民間一個公知大 V,竟然也是這樣的分析頭腦,就不由得讓我非常感慨。

時寒冰在文章中分析了大量的關於薩德係統的優勢,我不否認。但是,美國具有武器優勢,又不是從薩德反導係統開始的。不要說對朝鮮,美國一直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力量。就是對中國、對俄羅斯,美國也具有壓倒性的力量啊,而且一直都有。美國什麽時候主動開戰了?古巴,就在美國邊上,綽爾小國,奧巴馬不是還屈尊主動首先拜訪去?僅僅分析一下薩德反導優勢,就說美國要在朝鮮開戰?這 TM 的是腦袋被驢踢了吧?

我曾經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批駁過時寒冰的觀點,批駁過他指責中國人的人性的觀點。在那篇文章中,我顧念到10多年前跟他曾經混過同一個論壇,就沒有深挖他的思維劣勢。但是,這篇關於朝鮮戰爭即將爆發的文章,讓我實在是忍不住:他根本就還停留在叢林社會中。

這樣說,許多人可能奇怪。因為我的一些讀者就說過,時寒冰也是對中國的現有情況持一定的批評態度的。是!那是因為中國需要批評的地方太多了。隻要有點兒見識的,都不可能不批評。荷蘭蛇頭也沒有少批評中國啊,但是照樣做跪舔派。時寒冰這類土鱉專家的問題在於:他們一直陷在中國的泥沼裏,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是叢林法則的思維方式,雖然他們也許對既有的叢林大王並不服氣。但是他們自己還是相信強權即是真理的。

而美國社會的思維方式不是這樣的。美國雖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就具有了世界強國的地位,二戰以後,更具有了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但是,美國是延續了英國的海權帝國的傳統的。曆史上,有兩種帝國:一種是陸權帝國。人類在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各個帝國可以說都是陸權帝國。蒙古曾經是最大的陸權帝國,領土擴張橫跨亞歐。後來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

陸權帝國的特征就是占領領土,統治並歸化占領地人民,讓占領地成為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聽起來是不是特熟悉啊。而從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以後,由葡萄牙開始了海權時代。海權帝國的特征是建立殖民地,殖民地相對於母國具有自治權。這也是為什麽海權帝國的殖民地更容易獨立的原因,因為殖民地的人民就從來沒有被強迫歸化成為帝國的一份子。特別是殖民地的精英階層,一直處於一種自治的狀態。這種有殖民地的海權帝國的代表是英國。而到了海權帝國的代表美國時期,更是連殖民地都不要了。

可以說,陸權帝國的思維模式就是:隻要武力上能夠征服對方,就要發動戰爭。因為陸權國家的疆界和其他國家是緊挨著的,一眼就可以望過去。這種誘惑,或多或少都會在帝王的心中湧動。中國大陸的絕大多數人,到了今天,顯然還是這中陸權的思維模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要獨立,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接受不了。一提到領土糾紛,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好像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他們自己的房子都沒有產權。這都是陸權帝國文化形成的思維模式。

相對於陸權文化,海權文化是建立在艦船上的。與陸軍的士兵不同,海員們出海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人類,而是跟大海、天氣、海洋生物作伴。所以,除非戰爭狀態下,海員們如果在海上遇到其他船隻,或者登陸了一塊陸地,一般情況下都是非常高興而友善的。如果時寒冰熟悉歐美的大航海時代的曆史,就可以看到,無論哥倫布還是麥哲倫,在航行中找到新的島嶼或者陸地的時候,登陸以後都是非常友善,和當地人關係很好的。因為他們在海上航行個吧月以後,突然見到人類,都是抑製不住的興奮。何況,他們也需要當地人介紹情況。至於後來發生的戰爭等等,也是在登陸以後,兩種文化的交鋒的必然。因為他們所到達的每個地方的文明,實在是遠遠落後於歐洲的文明。彼此之間沒有衝突,才是怪事。但是,那都是後續的衝突,而不是剛剛開始就發生的。隨五月花號登陸北美的第一批新教徒,也是與當地的印第安人非常友善。美國今天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感恩節”,就是對於當初印第安人的感恩。

這樣分析下來,就知道為什麽美國一直以來的外交政策,都並沒有像以前的陸權帝國那樣,以占領他國的領土、征服他國的人民為目的了。一方麵是源於海權文化,一方麵也是美國自己被殖民的曆史的影響。美國曆史上獲得別國最多的領土都是買來的。從法國買來了路易斯安娜地區,從俄羅斯買來了阿拉斯加。主要奪取領土的戰爭,也就是和墨西哥而已。

而到了今天,美國更是發展到人權高於主權的時代。美國雖然具有強大的武力,但是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一直是非常謹慎使用武力的。雖然說本世紀以來,最大的戰爭都是美國發動的,但是那兩場戰爭都與911有關,與恐怖主義有關。那是關係到美國根本的國家安全。

所以,僅僅通過美國部屬在韓國的武器係統的先進性,就判斷朝鮮將發動戰爭,這顯然不是美國精英的思維模式。從時寒冰的文章中,我就覺得:中國真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中美兩國的矛盾,其實是根本性的文化上的分歧。作為商業文明的美國,海權主義下的美國,和農業文明的、陸權主義的中國之間,有著巨大的理解溝壑。

美國在韓國部屬薩德係統,目的已經講的非常清楚:就是防禦北韓的飛彈。中國外交部不相信,那是官方在打牌,試圖利用這個事情,凝固中國人的民族向心力——顯然,這個算盤未必有效。但是,作為民間人士的時寒冰,也由此推斷出美國要發動朝鮮戰爭,我就隻能懷疑:是不是嘩眾取寵吸引眼球,有利於文章最後的廣告呢?

我可以和時寒冰賭上我今年剛買的一棟房子:隻要金三胖不首先動武,美國絕對不會主動發動朝鮮戰爭。從這一點上來說,毛澤東真講對了:美國就是一個紙老虎!不對!應該說美國是一個睡著了的老虎,有著巨大的力量,卻不知道使用的紙老虎。在我看來,朝鮮其實早就應該打!那樣一個世襲王朝,簡直是人類的恥辱。但是,我講了沒有用,時寒冰亂猜測,更是沒有用。美國文化下培育出來領導國家的精英階層,不是這樣想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