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的好處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9-04-07 07:56:36


每年到這個時候,孩子的申請學校有了結果。每天看到的都是大家討論自己的孩子是咋進入藤校的,又提供了許多孩子的奮鬥,做爹娘是如何監督,好不熱鬧。當然能進藤校,名校是絕對可喜,可賀的。也實在是苦了孩子及父母多年的付出。我們都應該為他們祝福。畢竟能進入這些學校的也算是鳳毛麟角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望藤莫及。那隻有退而求其次了。這次到芝加哥開會碰到了幾位美國大學的老教授。大學校的教授,就不提了。名教授忙得很哪,根本就沒啥時間指導學生。我要提的是小學校的教授。這些教授一進入學校就沒打算要走的意思。一呆就是
30年,40年直到退休。主要的任務就是教書。當然也做一點無關痛癢的研究。可千萬別小看這些老教授,謙謙君子的風度,滿頭白發,人可是一級的和藹與慈祥。尤其是對外國學生,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到了大的學校,我想這種教授一定有,但是絕對不多。您想啊,他忙著一天到晚找經費,要不就出去開會發表文獻,要不就忙著寫計劃,看書,看論文跟上時代。要他擠出時間來照顧學生,恐怕不易。

71年來美國留學,就找到一個小學校念碩士。這個教授人很好啊。對我非常的監督。要我上課帶錄音機,徹底了解他在堂上教些啥。又從係裏搞到經費,替我從英文係雇來了學生,單獨教我英文寫作,會話等等。兩年下來,他高興的說,我可以去任何上榜的大學念博士了。同時,也幫我搞到了獎學金。這次開會就碰到一位老教授。他是在東部維吉尼亞州的一個不見經傳小學校的化學教教授。我們那天聊起來。他說幾年前有一位從南朝鮮來的留學生。英文奇差,是來念大學部的。結果,跟他交往了四年,成了他家裏麵的一分子。後來,大學畢業,又在一個名大學繼續念了博士學位。目前在工業界幹的輝煌騰達。我想,這個模式可以給一些申請大學的同學做一個參考。一般小學校都是私立的,招收學生的素質並不差。教學素質也可以。反正,大學嗎,就是學一點基本上的知識。這些教授,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教學上。而且同樣的課程教了那麽多年,如何把學生教懂,我想絕對是有心得的。到了,大學校,一堂課幾百個學生,他就是有那個心,恐怕也難辦啊。所以在小學校,占便宜的當然是學生了。

孩子在高中時代,如果有那個能力,當然得使勁的鼓勵他們往前衝。可是,問題是進去名校以後,孩子們的情形就很少聽到報導了啊。這些孩子是不是還是天天向上,是不是還是皎皎者?孩子進了大學就不一定個個都能適應新的環境了。當年我住在中西部的時候,有個朋友的小孩,從小就是大家公認的天才。我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長大,都能像他一樣。高中畢業,拿了全額獎學金進入伯克萊大學。那個時候,父母的驕傲溢於言表。我們也都跟著沾了不少的喜氣。畢竟是我們中國人的光榮啊。開學了,父母陪著小孩跟叔叔,阿姨辭行。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再也沒想到,念了一學期,在伯大自由學風的影響下,戀上了存在主義。這一下子,原本就是個天才的孩子,就變得更天才了。可惜的是正課就跟不上了啊。最後隻有退學回家。回家不久,母親就得了癌症。最後孩子立誌從新做個實在的人,加入了美國的海軍。母親也因病重辭世。我就在想,如果當初他能夠上個小一點的學校,有教授們很親近的接觸,也可能不至於走上存在主義的探索。或者,不至於把自己的正課給疏忽了。

美國有許多很不錯的小學校。我念碩士的那個學校,就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他在那個學校拿到學士學位之後,就到哈佛大學念了化學博士。最後在史丹佛大學做了教授。這位教授在有機合成上很有名啊。後來,在灣區還成立了一個公司。當年我的美國同學們,有一大部分,拿到學位後,就往美國小的大學擔任教職。我知道有許多小學校的教授很多都是名校出來的。因此,與母校就有了很好的關係。教學就是他們從小的興趣。他們喜歡和年青的學生打成一片。而且他們的專業底子很紮實。有了這些人的教導,頻頻的接觸,大學畢業後的底子不會比那些名校差到哪裏去的。而且可以借著他們的關係,進一步進入名校念博士等等。當然,我們做家長的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到大學校,名學校。可是千萬別忽視了美國也有許多很不錯的小學校。在指望自己孩子成龍成鳳之時,多一個選擇總是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