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社區學院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9-04-13 09:11:14


每個城市大概都有社區學院。我自己那年賦閑在家,也到附近的社區學院,修了一門地產銷售員的課程。後來一上完課,一鼓作氣居然還讓我考過了加州地產執照。雖然到現在我還沒有正式從業,可是那張小小的卡片,還放在我的皮夾子裏。沒事就拿出來瞧瞧,還挺有成就感的。畢竟一個老頭了,還能和年青小夥子一同上課。還考上了,不賴吧。我要說的當然不是誇獎我自己,隻是提提自己過去的輝煌成就,因為自思自量到底可以提出的實在不多啊。

孩子能順利擠上名校當然好,一般的大學,學院也行。可是如果那些學校都進不去,還是要上學啊。當然,您要抬杠也可以。我就不奉陪了。我想我們中國人大部分作父母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有個大學文憑吧。舉一個實例,看完之後,您就知道我這個老頭為啥要花時間提醒我們做家長的了。俺哥哥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從小調皮搗蛋,到了高中發奮讀書。在台灣高中畢業,保送台灣大學(這點絕對比俺還有很多很多人強)。來美國拿了工程碩士,上班後又繼續年數學博士(這點和我差不多,隻是我是一口氣念完的)。這個公司一做就是
40年了。目前70歲了,雖然在這麽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硬是不讓退休。每年坐著頭等艙飛大陸四次,每次呆上最少一個月。跑偏大陸,台灣,新加坡等地。每次出差回來,他說是因為在大陸呆夠了,就回到美國。在美國呆夠了,就往大陸跑。這種日子,聽起來真叫我(一定還有其他的人)羨慕啊(這一點我是比不上了啊)。為啥提俺果果呢(老家土話管哥哥叫果果),因為他有一兒一女。就是我的侄子,侄女。廢話少說,言歸正傳。

老哥自己很優秀,因此從小對兩個小孩的教育特別注重,尤其是數學。這也難怪,他是數學的博士呀。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發現這兩個小孩,數學都不行。老哥啥都有就是缺乏耐心教學。這點我很了解。因為老哥在台灣念了大學以後,就有不停的家教。為的是賺錢貼補家用啊。一看自己的小孩數學那麽差,跟我的大嫂一樣,心都涼了呀。可是我的大嫂,大學學的是英文,來美國又念了圖書管理的碩士。畢業後就在圖書館上班。啥課都不行就是英文行而且行的厲害。所以大嫂從小就教兩個小孩讀英文書啊,從看圖識字開始。自然這兩個小孩的英文是挺溜的了,又是在美國出生的,那就更沒得說了。那年他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和老婆去拜訪,兩個小孩呱啦呱啦說的英文,俺就沒聽懂。這兩個小孩,高中的成績實在不上譜。俺老哥不是放棄了嗎,不管也不問,一副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心態。到了高中畢業,因為成績實在太好了呀,一般的大學,學院都進不去,就隻有退而求其次的雙雙進入附近的社區學院。侄女,侄子兩人差個三四歲吧。

侄女念了兩年,居然啥課都修得頂呱呱。您知道為啥,因為在一群都是平平凡凡的學生中,自信心建立起來了,自然就天天向上了啊。接著就轉入當地的州立大學念三年級,主修英文。在這一年裏,可是真正的開大竅了,決定進醫學院。兩年後大學畢業了,順利的進入當地的州立大學醫學院,越念越好也越念越有興趣。因為她從小兩手就很巧,很會用刀(那個時候還是菜刀,這點絕對是遺傳俺家,我們一家都是廚藝名手),決定做外科醫生。人家念醫學院苦啊,苦啊。可是我這個侄女一天到晚笑嘻嘻的,好樂啊。因為她是如此的熱愛她的專業,很輕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接著到了美國一個挺有名氣的外科醫學院做駐院醫生。她的口才好,嘴巴甜,又有極度的幽默感(人家從小就飽覽文學名著啊)。而且俺的侄女長得真漂亮又會打扮,又時尚(可花了老哥,老嫂的銀子了)。醫院的醫生,護士,行政人員對她特別鍾愛。五年後找到一份工作,每天動刀(這是手術刀了啊)救人啊。不久就與她認識的一位同行完婚。目前有了兩個小孩。同時夫婦倆人開業,繼續動各式各樣的小刀,小剪子救人。自然鈔票也自然滾滾而來了。老哥和老嫂第一次去看外孫,到了孩子的家,那不是家,那是個大豪宅。大嫂一時目瞪口呆的看傻了,俺老哥還嫌大嫂沒見過大場麵哪。當然啊。您看俺老哥東南西北的跑,人家第一有學,第二又有經,而且到了老年,身體健康沒有病,想想可以和他比的可真是沒幾個。不過對我這個老弟,俺老哥可是挺佩服的啊。當然不是上麵指的那三。因為每次他來,那兩年我在上海,現在來家,我都一定做家鄉麵食包餃子啊等等招待。老哥說,走了一大圈,他是服了我的手藝的,絕對比得上俺老娘。他越誇獎我的手藝,我就越拚著老命去酷客去改良,為的就是博取老哥不輕易給出的誇獎啊。

我的侄子也是那兩年在念社區學院的時候開了竅,後來也是順利的轉到州立大學念三年級。主修美國曆史。可是,人家學校的顧問,看了侄子的記錄,看了他溫文儒雅的風度,談吐(不要忘了,他是學美國曆史的呀,那些美國老古董不就200年,好學的很啊),就一口咬定說他是個做醫生的料子(英文叫Material) 再三的鼓勵他去學醫。我這個侄子沒有姐姐那麽的聰明。可是上了大學以後就是肯讀書。因為自己覺得高中沒有好好讀書,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啊(注意,我說的是對不起自己,不是爹娘)。大學畢業後,申請到住家附近一所默默無名的私立醫學院。這個醫學院四年,可是辛苦了我這位侄子啊。拚命的讀書,一天到晚不分晝夜的讀書。俺老哥老嫂就在後麵拚命的鼓勵。就說再忍忍,再忍忍,很快就畢業了,畢業就好了呀。反正過去沒好好的念書,這一下子就補齊了啊。果然人家不負自己的期望,還是順利的畢業了啊。同時又申請到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做駐院醫生(不簡單欸)。做了三年,被聘請到德州一個非常有名的癌症研究中心擔任醫生兼麻醉學教授。怎麽樣,還可以吧。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學英文的,美國曆史的孩子。俺女兒也是學英文的,人家現在每天打扮著非常職業性模樣,幹著她的律師哪。

所以我說,千萬不要小看社區學院。今天看到我們社區報紙上社區學院的招生廣告。上麵還有一條是保證轉入大學的,原文是這樣寫的“Guaranteed Transfer Agreements with Universities”。記得當年兒子高中的同學,有幾位老美都是沒申請到大學而進入這些社區學院的。後來讀了兩年也都轉入加州幾個名大學了。目前也都混的不錯啊。所以,我老哥有一句話時常掛在嘴上,那就是”書啊,要越讀越好“。”不要在小的時候,把書都給念夠了啊,到了大學就覺得念書實在太累了啊“。小兒肥不是肥,那可能是虛胖(後麵兩句話是俺說的)。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