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PK土鱉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9-04-01 07:37:33


經常在文學城回國發展論壇瀏覽。看到許多打算海歸的發帖。而且大陸現在也可以上文學城了,所以也可以看到在上海的海歸們及時的生活報導。最近大環境不好,所以好像有許多問到如何在大陸找工作。怎樣在國內找工作,我可能無法直接幫上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可以提出自己親身的感受與經過來給打算海歸的做個參考。打算海歸的朋友,一定要找到國內工作以後再回國上任。您要是匆匆忙忙的回去了,手上沒有工作,回國後再開始找工作,那您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再說,人家可是狗眼(對不起,用這個不雅的字眼,但是事實剩餘雄辯啊)看人低。您海外的學曆,經曆,一旦回國了可能一毛都不值。當然,我相信一定有例外。這年頭,您說啥,總有人跟您找出或編出個例外來和您抬杠。為了避免浪費大家的眼神,先做此聲明。

我那年申請海歸的時候,手上是有個不錯的工作。而且申請的工作是港資企業。我的頭子也是海歸。所以,我的待遇不錯(不好我也不會回去的),和我在美國的差不多。我相信他們是盡力了。我也欣然接受。做了兩年我又回來了。我也在我的博客裏“海歸記事”寫的很清楚。就不再多言。不過,有一點我以前沒有提出來,在這裏補充補充。首先看看我們國內的學術機構的土鱉領導們是怎樣看我們海歸的啊。上海有一個還不錯的大學,就不提校名了啊。那年我在灣區的一位好友,他是那個學校早期的畢業生。覺得我在色譜學上的經驗可以幫助他的母校。就把我給介紹給他們的院長。院長嗎,人不錯,也蠻有學問的。主要是他從企業搞到好一大筆經費,給院裏蓋了研究大樓,還每年給院裏爭取到不少的代工研究經費。這點,在大陸好像很重要。當院長的要有辦法替學校爭取到經費,才能夠保住位子。我們談了一次話以後,院長有意聘請我做他們的客座教授。他說隻要是在國外對某一領域有經驗的,他們都可以考慮雇用。說起來,對我而言,我覺得做不做教授倒無所謂。而且我人在上海,我自己是希望能夠把我在美國做色譜30年的經驗,與教授學生互相交流。也多少讓大家少走一些冤枉的路,這就是有經驗的人可以幫助的呀。

院長要求我遞上了我的簡曆。再見麵的時候,客座教授就不提了。因為,我不是海外學者了呀。我人在國內,要做客座教授,還要先在國內打知名度。這是我親耳聽到的呀。我說,我實在不計較啥知名度。學問這玩藝兒是很實在的。我又不是剛出茅廬,我在美國工作都快三十年了,又在
10個不同的公司混過,自己心裏十分有底,知道自己懂多少,知名度就不必打了。再說,我也實在沒有那個時間,欲望去打知名度啊(求的是啥啊?我又不想入黨,做官發財)。說實在話,當時我心裏的感覺不好受,但是一下子我就轉過來了呀。這不是我們常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嗎。我人都在國內了,那不也就是名副其實的土鱉了。而且這種土鱉還是二等的啊。那就更得得從頭開始啊。可是,我啊,還偏偏不願意做個土鱉。我想啊,我是存心幫助您們啊,我也不為任何利益,幹嘛還去打知名度啊。那兩年,我到過國內不少的藥廠,也幫助不少的同行朋友們。他們也沒有說要我打知名度啊。大家一坐下來就談工作,談問題啊。看到我們國家企業員工的求知欲,我是深受感動的。每次訪問他們,我是傾巢而出啊。想想吧,海歸的朋友們,我那年回上海的時候都快60歲了,人家還要我打知名度哪。您如果年青青的回去,可要想好了。自己到底肯付出多少。不要忘記,在國內除了努力,還有其它更重要的人際關係因素啊。我要說的是,美國還是個比較好混的地方。隻要您有本事,找個理想工作不難。可是一旦回去,絕對不比美國好混。看看我的那些海歸的同事們,個個不都是變成了土鱉(憋),但是他們的心裏始終還認為自己是一條遊蕩在大海的海龜啊。使我想起小時候跟著老爸看平劇坐宮那一段“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歎,想起了當年的事好不慘然。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我好比淺水龍困在沙灘。。。“當然,您又要抬杠啦,您也可以說這正是您今天身處海外心裏的寫照啊。不管如何,隻要我們心裏過得自在,在那裏都是一樣的。如果,不自在,當然得找個自在的地方棲居啊。引用中山先生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