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還是上海 (二)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8-10-01 09:29:14


出了人民廣場,首先看到的就是新世界,這個上海有名的百貨店,一切還是那麽的熟悉。人雖然不少,但是並不擁擠。我隨著人群走向步行街。這個步行街可是我當年周末常來的地方。我想過去三年步行街的變化最小了。一切還是那麽的熟悉。久違了,熱鬧繁華的步行街,我這不是又回來了嗎。走到了沈大成糕餅店的小窗口,很自然的就買了一個長條的豆沙裸米糕,順手就往口裏送。味道還是一樣。以前每次路經這個小窗口,總是要停下來,看看買個一兩樣,解解饞啊。再往前走,還是那句老話。上海還是上海,人多,車多,每個商店還是擠滿了人。看了那麽多的食品,我居然沒有采購的欲望。記得在上海的時候,我總要買點零食,買點鹵味。走了一陣子,我又往回走,為的是去逛逛以前襄陽路的市場。東問西問之下,終於找到了。座落在一棟五層樓的建築內。小攤子還是一家接著一家。但是以往擁擠的人潮再也看不到了。店主們說生意沒法和以前比較了。除去了擁擠,淩亂的襄陽路市場,換來了一棟五層樓的建築。每個商家整整齊齊,幹幹淨淨排列著,可是生意下去了。有時候政府的一個德政,看起來相當耀眼,可是老百姓是否能夠得到實際的效益,這是令人省思的。走了一圈,買了幾件套頭衫,就出來了。我以前在襄陽路被痛宰過好久。所以自認為累計了許多討價還價的經驗。這次鐵了心,本來是沒打算買任何東西。結果在我極強的自信心,極力討價下還是買了。成交之後,小姐笑眯眯的,歡迎我下次再來,我的心裏立刻嘀嘀咕咕,莫非這次又被宰了。

南京路步行街,可看的,可吃的,實在不少。走到了以前的石門一路地鐵站,現在改成了南京西路站。一下子就拐到吳中路了。這裏的生煎包是有名的。可是隊伍排的實在太長,我看了一眼,聞了一下,就過去了。生平最恨的就是排隊買東西。尤其是買吃的。出了吳中路,看到王家沙。第一年在上海的冬天,公司的上海小朋友告訴我,一定要試試王家沙的蟹粉湯圓。上海的冬天又濕又冷。為了品嚐蟹粉湯圓的美味,那一次,在門外飽受寒風,足足排隊等了40分鍾。最後買了兩盒蟹粉湯圓,還有芝麻湯圓。回去後,立即下鍋。可不是,美味的蟹粉湯圓,至今仍舊耿耿在懷。我的老哥,多年來每季要到上海出差。我在上海那兩年,每次他來,總要他來吃吃我包的餃子。那次,我特地讓他嚐嚐蟹粉湯圓。他來過上海那麽多次,居然不知還有王家沙。著實被我喜虐了一頓。

走著走著,看到一家出售奧運,世博紀念品的商店。奧運剛剛落幕,可是各種玲琅滿目的紀念品,的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逛了一圈,采購了一些紀念幣。這些價錢不貴,樣式也不俗,正好可以送給同事,老板作為禮物。我們這個公司,就那麽幾個人而且都是外國人。每次他們回國,總要帶一些紀念品,小點心之類的與大家分享。禮尚往來,我也如此。可是這次奶粉事件一發,吃的東西就免了。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我就打車回府了。回到了旅館也已經下午三點多了。到了旅館,衝了一個涼,打開電腦,看看電視,就等待著晚餐的到來。也不知咋的,這兩天的上海尋舊,時間過得特快。想想,浦西這一塊就差不多了。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要找個時間回到我住了兩年的浦東世紀公園附近去看看的。

那是星期二。剛好浦東上海展覽中心有個慕尼黑分析化學儀器的展覽。這是每兩年一次輪流在國內及德國舉行。早上八點鍾,我就出發了。首先,在附近的一個賣早餐的小攤子,買了一杯豆漿,一個燒餅。把肚子填飽了,我就往衡山路地鐵站的方向前進。早上是乘客高峰期,車子比較擁擠。可是秩序是比以前好多了。到了人民廣場換車。這是我最熟悉的二號線地鐵。過了南京東路站(以前是河南中路),就是陸家嘴了。看到的是上海白領們的匆匆下車,急急忙忙的趕著上班。最後到了龍陽路。出了地鐵。走向會場。這個展覽中心非常的大,我也來過好幾次。注冊完畢,領了名牌,就開始我的瀏覽。

在會場上走了一早上,看了不少國內,國外的分析儀器。中午就在會場簡單用了午餐。接著我就步出了會場。往世紀公園的方向前進。雖然烈陽當頭,可是順著芳甸路走到花木路,就可以感覺到一陣涼風。這條筆直的車道,鋪著紅磚的人行道,兩旁的梧桐樹,多少也刻畫出典型的浦東街景。我喜歡浦東的地大,寬敞的空間,給人一種豪邁的氣派。走上花木路,看到世紀公園的旁門。以前每天早上我是固定繞著公園慢跑一周,這個公園的旁門是必經之地。一切還是那麽的熟悉。掃地的工人,拿著大掃帚清掃著馬路。浦東的馬路清潔工,一大早五點鍾就開始掃馬路了。掃去落葉,但是滿地的灰塵隨地而起。以前我就一直在琢磨總是有更好的方法清潔馬路的。走著走著就到了世紀公園的地鐵站。過了地鐵站就是我住了兩年的綠緣公寓。進了們,沒有多久就聞到一股惡臭,這也是以往經常的現象。這條路,有我的每一個足跡。走著走著就到了我以前住的12號樓了。大玻璃門還是緊緊的關著。我拿起了相機照了幾張。這不,我又回來了。記得那年離開的時候,我心裏想的是何年才能再有機會重訪舊地。

看了好幾眼我住過的大樓,心裏暗暗的說了聲再見。我就往後門移動。這是以前我下班後到農貿市場買菜的路線。走了一天的路,實在有點累,也有點口渴。順便在附近的聯華市場買了一瓶冷飲。這個小店也是我經常光顧的。本來想往農貿市場看看,可是告訴自己,還是留點遺憾。留到下次再來浦東的時候再去尋舊吧。我一邊喝著冷飲,一邊走向地鐵站。就這樣我又回到了徐家匯。出了徐家匯車站,居然找不到出租車。隻有自己走路回到我的住所。這一段路,足足的走了40分鍾。這一天足足的走了近八個小時的路。那兩年我在上海,體重足足減輕了20磅,也都是歸功於走路這一項。因為上海的街景好,左右看看,走著走著,就到了目的地。晚上就寢後,兩個大腿頻頻抽筋,還好第二天起來,一切恢複正常。那也是我離開上海返回美國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