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場奮鬥記 (33)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7-08-20 08:19:10

我還到了一家做單元抗體的生物遺傳公司去麵試。這家公司有更好玩了。我是直接寄信到公司的人事部門。結果人事公司部門的負責人,是一位英文非常好的女士。她是來自香港,在美國一直從事人事部門的工作。她對我的經曆十分有興趣。雖然我已經離開蛋白質高分子這個工作有很多年了。可是跟她一聊,話夾子就打開了。我告訴她,我在蛋白質這個領域做了10年,我當初的博士論文也是這一方麵的。我很希望能夠再回到蛋白質這個領域。她就約了我和他們的副總見麵。這位副總y也就是那個部門的負責人。我在幾年以前曾向他推薦過我手下的一位經理。這位副總說起來在灣區,幹我們這一行的都應該知道他的大名。他最早在灣區一家大的公司,因為工作太差,被踢了出來。出來後就在我以前做過的公司做了一個部門的主管。沒多久,又被踢出門,這回就到了另外一個公司做了副總。可是,東西仍舊做不出來。所以隻有換到這家來做副總。我們約好了晚上在星巴克咖啡見麵。那天我到場的時候正下著大雨。一進門口,秘書打電話來了,說這位老白要晚30分鍾。我當時就重複了一句30分鍾?我自己一個人進了店,就坐在一個角落,等候他的出現。其實,不到十分鍾他就出現了。我立刻迎上前去。他自己叫了一杯白水,我叫了一杯咖啡。他根本就沒有意思要付賬。一般,我們麵試申請人,公司們是負責所有開銷,不論多少,這是禮貌。我們談了一個半鍾頭。他對我唯一的考慮就是我有十年沒有接觸蛋白質了。在離開前,他告訴我在三天內決定是否請我回去正式的麵試。

 

結果整整過了一個月,我又接到這位人事部門的女士來電話,約我正式的麵試。日子是定在三個禮拜後,我如約前往。從早一直到晚上九點結束。中午,我和我未來的小組人員一起午餐。晚上,他們幾位主管一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餐館用餐。說實在話,我非常喜歡這個工作。在一天的口試中,所有麵試我的人都把我當作是一個顧問,問這個,問那個。我就照我的經驗一一回答。顯然,他們對我非常滿意。回來後,又過了兩個禮拜,我收到人事部門的 一封信。當然是沒有拿到這個我喜歡的工作。結果,不到三個月,這位副總又被那個公司踢出們了。他又到另外一家公司去做他的副總了。我在灣區20年了,這一類的副總到處都是,他們不會雇用像我這種有經驗的人。他們的態度就是遊戲於公司與公司之間。可是這些人不難相處,就是典型的美國白人,看起來幹幹淨淨,說話有條有理。可是實在拿不出來具體的成就。在這些人手下工作,就是混日子。東西出不來,無傷大雅。直到有一天上層知道了,或者手下的人向上反應,他才會被踢出門,或者自己覺得混不下去了找工作離開。如果你把關係建立好了,他走到哪,也會帶著你走的。所以要用我們的智慧與這些人相處。目前,他在灣區一家由我們老中開創的公司繼續鬼混。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我們這位老中被朦在鼓裏。

 

前文提到我在皮膚藥公司的一位台灣來的女博士同事,麵試了在附近一個工作。打電話囑咐我做她的推薦人。這個公司是一個剛開張的公司。公司的總裁打電話和我在電話上聊了近半個小時。當然,這位女博就拿到了工作。在與這位總裁談話中,我了解了他們要做的東西,也對公司有所了解。做推薦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公司要雇 人幹啥。對於一個剛剛成立的公司而言,有時後完全要靠被雇的人來決定做啥。這個公司一共就是3個人,加上這位女博才四位員工。我的女博就報到上班了。上了四個月,她嫌公司太小。找到一家比較大的公司。剛好,我又和那個女博麵試的公司老板很熟。她就又找我做推薦人。所以很快的女博就從這個小公司辭職,到新公司報到上班了。她人還沒走,小公司的老板就打電話給我,問我是不是可以給他們做顧問。因為,我先前在做推薦人時,他就對我非常有興趣。無巧不成書,我以前在皮膚藥公司那位小土豆副總,剛好是在這個小公司當顧問。一談起來,小土豆副總就就極力推薦我來取代這位女博的工作。打電話我們約定了時間見麵,談了半個鍾頭,他要我立刻來上班。那個時候,我還在我以前的公司當顧問,不過剛好差一天。所以第二個禮拜我就報到了。

 

這個小公司成立才一年。是一個法國人用老藥發明了一個新的製劑,拿到了專利 。找到我的老板。兩人就注冊成立了公司。然後我的老板開始找投資人。這個製劑是用來治療灰指甲。一般灰指甲的治療是用口服的蘭美素。每天250 毫克,連續服用三個月。對灰指甲是有效的。可是這個藥的毒性很大,往往會有副作用,而且會傷害到肝髒。這個法國人很聰明,就想到作成像鉛筆心的條狀固態製劑,然後打到指甲的旁邊。這個條狀的藥打到指甲旁邊,藥就會慢慢的釋出到指甲。整個療程就是這樣。我的老板,他大學主修美國曆史。是個印度人的第二代。這是他管理的第五個公司。前麵四個都是軟件公司,一個垮掉,三個賣掉。最後一個賣了21憶美金。才四十出頭的老板,已經退休了。到處旅遊。可是公司的另外一個創辦人找到他,他義不容辭的就加入了。他說他從來沒做過醫藥方麵的工作,對他而言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