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鬼式的幽默與文化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7-07-01 06:32:35

最近在文學城上看了一篇描寫作者搭公車不買票,同時在車上教訓得罪他的乘客。說實在話,我看了好幾遍,實在看不出有令我大笑的欲望。我說,大笑,往往看到網上好笑的文章,都會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然後,立刻回覆表示共鳴。不好笑,無傷大雅,就跳過了。最近看到的這篇,不但覺得笑不出來,甚至覺得有點丫霸,作弄人的感覺。我就順手回了一覆。沒想到,好像我往公共廁所的糞坑裏丟了一塊石頭,居然引起公憤。惹得一身臭。再看另外一位網友的說明,提醒我作者講的是動亂時代的往事。我才恍然大悟。緊接著我連忙向作者道歉。在紅小鬼串聯的日子,不要說公共汽車,火車,餐館,哪裏要票,不就上就是了。我的道歉換來的是我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不懂幽默,算是白活了一場而且為我感到可悲。我的yijibang 筆名也變成了藝伎棒啦,還有更難聽的,我都不好意思寫出來。總之,似乎這些自認為有幽默感的人說出來的話,全都有點像當年紅小鬼造反有理的那一套了。還好,作者最後放我一馬,仍舊希望我再回去瀏覽他的好文。可是,沒有忘了附上紅小鬼式的警告。我如果再拉屎,撒尿,他可要按著我的頭在地上,讓我舔個幹淨。我嘛,已經是個小老頭嘍,雖然目前身體還好,可是難保那天有失禁的時候。我現在就得開始提醒自己了,雖然身在美國,可是旁邊還是有當年陰魂不散的紅小鬼。說不定,我就會像當年的陸定一,羅瑞卿一樣,兩手被反綁,帶個大帽子,跪在地上。這是哪一門子的邀請方式?文學城文手雲集,有緣千裏有文緣。肥水不落外人田,幹嘛,冒個吃屎,喝尿的危險去自討沒趣,是不?

 

我看了這些類似當年大字報的對我人身攻擊,我覺得又好笑,又可悲。好笑的是,我的隨意一寫,居然會把一些人激怒得紅血沸騰,牛鬼蛇神雞犬都不寧。對自己的筆力,著實震驚。下次網友,如果需要筆刀,刮刮自以為幽默的人,務必通知一聲。隻要合理,定效犬馬之勞。可悲的是文革都過了三十年了,我們那一代成長的孩子,居然還逃脫不了文革的遺毒與陰影。我在上海兩年,我的一些同事也是那個年代長大的孩子,就有這種類似 的舉動。我們稍微談點文明的玩藝兒,稍微說點正經的人話,那就是偽君子。看到一男一女,有說有笑,就硬說人家早上過床了。好像出口就非帶點X字,非要炫耀自己當年怎麽教訓,打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才足以表示自己的幽默感,英雄氣慨,才夠正點。說實在話,要做個偽君子也不容易,但是要做個混蛋可是舉手之勞。問題是,好好一個人,幹嘛一定要表現出自己是個老粗,才算是個男子漢,才算是個有血氣,正義之士涅。把那些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全認為是偽君子而且就認為別人都是在痛苦的活著。再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看法。在美國這個社會就是這點好處。我是不是偽君子,是我的事兒。I am who I am. 俺就是俺。None of that is your business (翻成中文就是,幹你屁事!)。一個人的內心是啥,表現出來就是啥,裝模作樣,瞞得了 一時,瞞得了一世?誠於中,形於外且不易,但是惡於中,是極易形與行於外的。俺出生在山東,俺就是山東銀。根據作者的講法,好像隻有他自己跟當年四人幫裏的三個山東人才是真正的山東人。又加上一句,我如果告訴別人俺是山東銀,他們都會恥笑我的。這又是哪一門子的邏輯?實話道給你,當年俺回老家的時候,俺的老鄉,老老少少可是夾道列隊歡迎的。

 

我認為幽默感是與生俱來的資質加上後天環境的努力造成的。而且更重要的要了解當時的文化與社會的背景。老祖宗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在不同環境長大的孩子,您認為好笑的,別人不認為。同樣的,我說你罵銀,你還要打銀(當年山東人在台灣拉車的與客人發生爭執的口頭語),我又提到梁山泊108條好漢(盜亦有道),你們幾位當然體會不出來其中的含義。可是,當我們幾個老同學在一起時,我們任何人一提這些,大家都會哈哈大笑。為啥,因為這是當年我們在台灣,那個環境所發生的事。這就是為啥,當我看了作者那篇大作,不覺的好笑。可是,一旦有位飛美兒的讀友提醒我當時的環境,我立即就發現自己忽略了當時的大環境。因為,雖然我們都是中國人,但是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所以也就不必期望別人可以感受到你的幽默感。一個真正有幽默感的人,會去下很大的功夫去了解個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環境。我在美國30幾年來受過了無數的管理訓練課程。講員時常告誡我們,沒有幽默感,莫關係。但是莫有幽默感,硬要表現自己有幽默感,那結果是很淒慘的。更何況,還硬要強迫別人接受你的幽默感。別人不能接受的,還硬要一股腦批評別人不懂幽默感,又是個偽君子,這不就是類似當年紅小鬼造反有理的行為?

 

我個人覺得,在我們成長的時代,因為大環境的影響,難免做了許多自己當年認為是英雄好漢的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大逆不道。我們大可以用“盜亦有道”來安慰自己。但是,多少年以後,還要拿這些“盜”來炫耀自己的本事,那是個人的自由。在私底下自己哥兒們,姐兒們講講,來博取彼此的一笑,這是人之常情。拿到網上來與人共享,當然也是個人的自由。可是這樣做了,引發了與自己想像不同的回應,就把當年紅小鬼的造反有理那股勁兒使出來,多少就有值得商榷的餘地了。我們應該從過去的日子學到經驗。好的保留下來,繼續發揚光大,不好的,就該從當中學到教訓,也算對營造和諧社會有所貢獻。看看,紅小鬼最後給結束了,國家也步上了正軌。在那個動亂的時代,有誰會想到今天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麵。我們對自己在動亂期間的得意,是不是也想到同時有多少人相對的因我們的得意而遭受到無辜的虐待與折磨。多少年來,國內外發表了不少所謂的傷痕文學的文字,我為過去感到無奈與憤怒。雖然我很慶幸自己沒有經過那場災難。但是,很遺憾的,這些年來,我卻不隻一次的在國內,現在又在國外,看到當年紅小鬼造反有理的陰影。這種陰魂不散紅小鬼式的幽默與文化,到底要如何,在何時,才能絕跡啊。聰明的同胞們啊,請您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