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場奮鬥記 (2)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7-06-08 09:46:20

我的老板梅文,是當地的老百姓。大學畢業後,跑到加州的柏大拿了一個化學博士。然後又在康乃爾大學作了兩年的超博士。在密西根大學教了兩年書,覺得掙錢不多,就到這家公司來了。人一看是個老實人,他是挺開放的。那時公司大部分的老美都是中西部的當地人。到外州讀研究所,拿到學位之後,都紛紛回到這個離家不遠的公司就業。一般中西部的老美是相當保守,念舊。他們很不願意離開自己生長的地方。有位老美的經理,在公司幹了10年,也是個老實人。有一次奉命到比利時出差。臨走前,好高興。因為這是他的第一次出國。沒想到,星期一上班,他就回來了。大家都詫異為啥隔了個周末就回來了。原來,他在紐約轉機,航空公司的票務人員不給他畫座位。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出國要辦護照。這就是典型的美國中西部老美。像我這位老板的開放是少見的。我想跟他在加州伯大念書,受到當時的環境影響,以至於見到我這個老外時並沒有像其他老美那種表現出來陰陽古怪的心態。他那對人像孩子般的燦爛笑容,比其他那些老美的皮笑肉不笑,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我這位老板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化學底子非常好。我去時,他剛剛被擢升為資深的小組長。不久我們開始討論我的第一個項目。這個項目,他告訴我,這個案子原先有兩位博士(其中一位就是出國不知要辦護照的那位),帶著兩個 技士,幹了四年,沒有結果。這是一個有關廢水處理分析的工藝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生產工藝就不能進行。我的老板,他不是幹工藝這一行的。他原先是做有關植物新陳代謝化學方麵的工作。那時候公司的管理,就是用非本行的經理來管理。我的老板就是一個好例子。那時,公司認為,隻要你是一個技術官僚,你就應該有管理所有有關技術方麵的能力。這也是當時公司拔擢人才的標準。當時他被派到這個小組時,可以看出他是在接受一個燙手的洋山芋。但在公司裏,你是沒有權力拒絕擢升的。當然也很少有人會拒絕。如果你拒絕,意味著你對自己缺乏信心,以後即使有機會,可能就輪不到你了。所以機會來了,不能放過,總要給自己一個一搏的機會。特別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這種管理階層的機會,在那個時代更是鳳毛麟角的。

指定給我的工作,我們實際上隻談了一兩次。而且談的都集中在了解要解決的問題(Problem Definition )。後來,我知道做老板的最重要的責任,就是需要把要解決的問題弄清楚。至於技術上,未必能幫上大忙。他倒是提醒了我 好多次,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他的提醒。他說,對所有的化學問題,必須了解其中的化學平衡。化學平衡的問題解決了,問題也就跟著解決了。我花了一點時間,把該添購的藥品,裝備製備妥當,就開始我的實驗。而且腦子一直想到的就是他提的化學平衡。這可是我學化學這麽多年以來,第一個要解決的實際化學問題。平心而論,在日後30 年的化學生涯,解決過無數不同的方案,每一個問題都與化學平衡有關。我才算d對化學平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當我完成第一個星期的實驗,坐下來與他討論結果時,他是有些驚訝我的進展。他又提醒了我一次,還是注意化學平衡。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個星期,基本上我的答案就出來了。緊接著,他開始帶著我去參加這個項目的工藝會議。這個會議的成員全是老美,有十幾個人。都是很有經驗的化學師,化工師,儀器師,好不熱鬧。會議室的長桌擦得發亮,反光。記得當我被介紹完畢時,主席德先生首先發難。問我何時可以完成。其他的人也紛紛插嘴,說他們就等著這一部分的結果。這一部分出不來,所有的工藝無法進行。顯然,他們非常驚訝我的老板會讓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乳客來承當這個開發項目的責任。我當時就胸有成竹的回應他們,我總要有時間了解全程,才能估計何時可以完成。我這個行事低調的老板對我保持低調的答複很滿意。以後的會議,就是我一人參加了。對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我,要應付這些老白,又都是公司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是夠挑戰的了。當然,英文是很重要的了,總不能人家一開口,你就來個怕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