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記事(22)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7-05-09 10:25:39

上海的天氣很特別。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奇寒,我想是海歸最不能忍受的。尤其夏天的悶熱,出門走路不到兩分鍾,全身立即出汗。剛到上海,有個早上,一出門就感到一股熱氣。我當時就意識到不能走路,坐地鐵上班了。可是又叫不到車子。走著走著就到了地鐵站。因為一進入地鐵站就有空調了。但是下車後,需要步行幾分鍾才到公司。沒想到,這幾分鍾的步行,立刻滿頭大汗。到了公司,全身濕透了,簡直就是個落湯雞。同事門看到都以詫異的眼光看著我。從那次開始,我隻有打的上班了。好在辦公室及住處都有空調,進到室內就沒有問題了。到了冬天,又是另外一個景象。寒風刺骨,令人舉步難行。對於一般靠著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族而言,真是苦不堪言了。地鐵,公交車,一般的交通工具雖然都有空調,然而在夏天逢乘客高峰期也是無濟於事的。人民廣場的地鐵站是地鐵一,二線的交換點。每天有上百萬人經過。由一號到二號換車,要走一大段。夏天還好。到了冬天,大家都穿厚衣禦寒。可是走換車這一段路,因為人多,市內溫度就升高。好幾次,走下來,就出汗了。一出地鐵站,冷風一吹,滿上感冒。所以,冬天感冒的人特多。

 

上海的商店,購物中心,到了夏天就變成了避暑的勝地。很多退休的老人,實在受不了天氣的炎熱,就往這些有空調的地方泡。上海的電費是比較貴的。冬天,我喜歡蓋厚被子睡覺,所以通常我就寢後,溫度調的不高。到了夏天,不但要開空調,還要有電扇吹著。真正熱風來的時候,是開整個晚上。而且,空調不是中央係統,而是每個房間一個箱形式的。就是這樣節約用電,我每個月的電費還接近千元。我想大部分小百姓是節約用電的。也隻有自己忍受了。在上海報上經常看到有偷電的報道。有時還因竊電引起火災。我想都是昂貴的電費使小百姓鋌而走險。

 

上海的出租汽車,據說有六千輛。平常好像不難叫到車子。可是,最惱人的就是往往在你最需要出租車時,還就是叫不到車。那真是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我在人民廣場出了上海博物館大門。在太陽底下,等了有十分鍾才叫到車。我以為我會熱死在馬路上的。上海的出租車有時是很難叫到的。尤其到了周五的晚上,能叫到車,真是三生有幸。我剛到的那年冬天,我的一位朋友來上海,約好見麵。我因為地不熟悉,在浦東找不到車子,就坐地鐵到浦西步行街,結果等了40 分鍾還沒叫到車。剛好旁邊有個摩托車騎士問我是否要車,他可以送我。我還不知道,這在上海還是一種行業。講好價錢戴上帽子就上路了。沒多久我發現我是上了賊船。隻見他在擁擠的車道上,之字形的穿來穿去。我立刻告訴他,我願意多加錢,拜托他騎慢點,安全第一。幸好平安到達。我再三謝謝他的體諒。他也高興的接受了我額外的車資。還說我是個大好人。上班後,我們同事都說我實在冒了大險,跟自己性命開玩笑。聽說當年上海發出第一批摩托車營業執照的師傅們,全都因車禍而喪生了。到我離開時,還有很多摩托車,不過這些都是載短程旅客用的。大部分都聚集在地鐵站的出口。

 

上海的公交車是十分方便的。從一個地方,最多隻要換兩道車就可以到任何地方。起初我都是坐地鐵,配上打的。後來發現公交車站就在小區出口,實在方便,我也開始練習坐公交車了。然而就得忍受擁擠之苦。有位子坐還好,沒有位子的時候,就隻有忍受緊急刹車之苦了。這也是個好機會,嚐試過過小市民一般的生活。有的車子隻有司機,沒有售票員,乘客必須自備零錢投入票櫃。票櫃通常是靠在司機旁邊,有的乘客從後門上車就隻有麻煩其他乘客代為傳遞過去。如果沒有零錢,隻有站在司機旁邊,等乘客上車時交換。據說上海人在某些地方是很節省的。為了省一塊車錢,寧願早下一站車而走路的。有一個笑話,有位先生下班回家,決定不坐公交車省下車錢。他就跟著一個出租車跑回家,到了家告訴他的太太說他今天省了10塊錢的出租車費。

 

有一次我到中山公園去看迪斯奈的花車燈展。看到許多家長在門外等小孩。後來才知道,因票價昂貴,做父母的隻讓小孩子去玩,而自己就在門外等候了。還有在許多速食店,都是小朋友在享用而做父母的在一旁觀看。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公共場合,時常可以看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在哄一個淘氣的小孩,這種場麵實在很壯觀。那個寶貝,似乎越哄卻來勁。一家隻能有一個孩子,無怪乎嬌生慣養了。不過上海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雖然自己很節省,但是對孩子絕對舍得花錢。我組裏的一位小朋友,有個寶貝兒子。才5歲就送去學英文。她告訴我,報了名,還要經過考試,選拔才進得去。光是書籍費就是四千五人民幣。我說那是哪一國的書。她說是個美國人回上海辦的。我一直要她帶來讓我開開眼界,始終就是沒看到。這些美國人還挺會耍噱頭,還會釣釣家長的胃口,還特別設立了Waiting List 。我們這些有小孩的小朋友,經常湊在一起就談小孩的教育。她們說上海現在流行,在嬰兒時期就要開始接受學前教育,等到會走路了,就有點晚了。我隻是聽聽,總不能反對,掃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