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明是生長侵烏戰爭的土壤
文章來源: 思蘆2022-03-14 20:42:19

從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看侵烏戰爭不可避免

斯拉夫主義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俄羅斯必然要向外擴張,尋求歐亞大陸霸權。俄羅斯領土從1462年莫斯科大公國的43萬平方公裏到今天的1707萬平方公裏,最高時期達到2280萬平方公裏。向外擴張的傾向已經融入俄羅斯文化的基因。俄羅斯侵烏是必然的,無論北約是否東擴,無論西方對俄態度的好惡與軟硬,遲早都會發生。

俄羅斯文明是拜占庭東正教和蒙古長期統治的產物,它與西方文明沒有多少相似之處。西方文明八個特征之中的七個——宗教、語言、政教分離、法治、社會多元化、代議機構,個人主義——都與俄羅斯無緣。唯一的共性是希臘、羅馬古典遺產,但這是經過拜占庭傳到俄羅斯,與從羅馬直接傳到西方的有相當大的不同。沙俄的服役貴族直接從屬於國家,基於一套靠軍功而不是靠門第的等級體製。沒有領土的分封,從來沒獲得過與西歐相對應的自治權,其地位很低。俄羅斯的東正教依附於皇權,繼承人由沙皇製定。所以與西歐不同,俄羅斯皇權沒有受到貴族和宗教的抑製,發展為強中央集權的專製主義。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學習歐洲文明,實際上是俄版的洋務運動,搞的是俄學為體,西學為用。彼得大帝還通過完善專製體製、消除了社會或政治多元化的潛在根源,強化了俄羅斯的亞洲特性。野蠻專製的基因沒有根除。俄羅斯社會缺乏貴族精神,文明教養差,缺乏法製傳統。俄羅斯的曆代統治者,從彼得大帝、斯大林到普京,都有流氓無賴的習性。俄羅斯農奴從米爾村社小共同體急劇過渡到國家一元化統治的大共同體,所以俄羅斯人有著長久的集體主義和國家主義傳統,缺乏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意識,服從權力,崇拜權威。

這樣的土壤構成了普京的民意基礎,普京每一次支持率的高峰,都是在戰爭期間—1999年的車臣戰爭、2008年入侵格魯吉亞戰爭、2014年吞並克裏米亞的戰爭。2022年侵烏戰爭後,俄羅斯民眾對普京的支持率從60%上升至71%。

隨著蘇聯解體,共產主義學說的崩潰,俄國意識形態陷入真空。麵臨的選擇是:采用西方的價值觀和體製或者發明一種自己的獨特道路。和中國一樣,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國,俄羅斯很難承認自己失敗,轉彎很難。就像中國發明了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四不像雜燴,俄羅斯也從曆史尋求答案,重拾東正教和蒙古專製主義結合而成的歐亞主義或者斯拉夫主義。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就是斯拉夫主義的精神領袖。他提倡建立一個俄羅斯:包括所有俄羅斯人,加上東正教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索爾仁尼琴並未將烏克蘭人視作一個獨立民族,他在1990年寫道:“將烏克蘭視為一個從大約九世紀起就存在,並擁有其自身非俄羅斯語言的民族,所有這樣的說辭都是近來發明的謊言。”索爾仁尼琴和普京對“俄羅斯複興”是同夢。所以作為前克格勃流放犯的他對曆屆領袖:斯大林、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不感冒,獨對前克格勃官員普京給予高度讚揚。

俄羅斯的國師亞曆山大·杜金,被稱作“普京的大腦”。為俄羅斯的擴張主義奠定了意識形態基礎。普京圈內很多人都認同杜金的觀點,杜金的暢銷書《地緣政治的基礎》被指定為俄羅斯軍事學校的教科書。杜金一手策劃了俄國擴張主義的意識形態,是俄國吞並克裏米亞的作者。2008年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2014年俄烏衝突,以及2022年吞並烏克蘭,都是杜金思想的實踐。杜金的新歐亞主義是保守主義、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地緣政治、俄羅斯民族主義混合形成的一個怪胎。

杜金提出了“第四種政治理論”。以多極權力,取代美國的單極。杜金將俄羅斯定位為歐亞大陸聯盟的領導國,俄羅斯作為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國家,它的使命就是創建一個兼具歐亞元素的權力中心。歐亞大陸聯盟的目標就是糾正曆史錯誤,吞並烏克蘭和芬蘭,複興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因為俄羅斯既是東正教的第三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也是蒙古帝國的俄羅斯繼承者。杜金說:“隻有在恢複大俄羅斯即歐亞聯盟之後,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可信的全球參與者。”在杜金看來,隻有將俄羅斯周邊國家整合進俄羅斯,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幅員更為遼闊的俄羅斯帝國,才能確保俄羅斯的地緣安全。杜金認為目前的俄羅斯聯邦無法滿足俄國地緣政治的戰略需求。杜金認為隻要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仍然存在,談論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就沒有意義。因此,烏克蘭的命運就是加入俄國。


俄羅斯的國徽上的戴著皇冠的雙頭鷹,一鷹頭向東,代表著對亞洲的蒙古帝國的繼承,一鷹頭向西,代表著對歐洲的羅馬帝國的繼承。

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戰爭之前,杜金訪問了南奧塞梯並預測:“我們的軍隊將占領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整個國家,甚至可能占領烏克蘭和曆史上屬於俄羅斯的克裏米亞半島。”事後他說,俄羅斯“不應停止於解放南奧塞梯,而應更進一步”,“我們必須在烏克蘭做類似的事情“。杜金是克裏姆林宮主張對烏克蘭全麵戰爭的主戰派。2014年杜金親自策劃了烏克蘭親俄分子的叛亂,並訓練了200 人奪取議會和一座政府大樓。

2000年普京競選總統時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那時的普京就將恢複前蘇聯版圖作為他的施政夢想。就任總統後,普京試圖恢複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普京從上任第一天起就特別關注烏克蘭,“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麽,否則我們會失去它”。在2008年的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上,他告訴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烏克蘭甚至不是一個國家。”普京在任內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南奧塞梯戰爭、頓巴斯戰爭、克裏米亞戰爭、俄烏戰爭,敘利亞幹預。積極對外擴張。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前,普京積極幹涉烏克蘭內政,兩次訪問烏克蘭以表示他對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的支持。橙色革命後用天然氣價格去打擊上台的烏克蘭尤先科政權;俄羅斯支持格魯吉亞與摩爾多瓦的分離主義分子。威脅與愛沙尼亞打信息戰、威脅斷絕立陶宛的資源供給,對格魯吉亞禁運。這些舉動都是進攻性,而不是防禦性的。

普粉和小粉紅將俄烏戰爭的責任歸之於北約東擴。皇帝不急太監急,擦屁股的過分殷勤,普京和他的國師杜金卻不領情。狂人的一個特點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不喜歡被人牽著鼻子走。普京說“狼同誌知道該吃誰。他下嘴的時候不會聽任何人的意見。” 杜金說:俄羅斯是烏克蘭當前事件的主要推動力。他認為烏克蘭的廣場革命是西方對俄羅斯推進歐亞聯盟的回應,而不是相反。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與北約是否東進無關。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不是被動地響應,而是主動地攻擊,因為烏克蘭是俄羅斯歐亞聯盟戰略的必爭之地。狼吃羊,是因為它餓了,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