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核查:關於北約的幾個神話
文章來源: 思蘆2022-02-28 21:45:58

俄羅斯參加北約的要求悲劇了嗎?

小粉紅說由於普京要求加入北約的要求悲劇(被拒)了,才萬分委屈,攻打烏克蘭。我在以前的博客中已經澄清過這個問題。但仍然看見有一些文章以訛傳訛。甚至說普京曾經四次提出加入北約,都被西方拒絕了。以下是對這個問題的調查。

所謂普京曾經四次提出申請加入北約被拒的傳說隻見於中文互聯網,都沒有給出來源。英文中最接近這個傳說的是以下報道:

(一)1990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與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在冷戰結束時就德國統一進行談判時說:“你說北約不是針對我們的,它隻是一個安全結構,正在適應新的現實,因此,我們提議加入北約。”當時貝克認為這種可能性隻是夢想。[1]

(二)據前北約秘書長喬治·羅伯遜回憶,普京在2000年2月一次會談中問:“你打算什麽時候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羅伯遜說“我們不邀請國家加入北約。它們申請加入北約,然後我們做出決定。”普京說“我們不會與許多無關緊要的國家站在一起排隊。”羅伯遜:“好吧,讓我們先建立外交關係,然後看發展到什麽程度。”[2]

(三)在電影製片人奧利弗·斯通對普京的采訪中,普京告訴他,他在 2000 年在克林頓總統訪問莫斯科時向克林頓提出了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克林頓回答:為什麽不?斯通問:”你申請了嗎?”普京一笑置之。[3]

(四)2000年俄代理總統普京在BBC的采訪中表示:不排除將來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如果俄國的利益被考慮了且被視為對等的夥伴。[4]

(五)2009年3月,俄羅斯駐北約特使德米特裏·羅戈津(DMITRY ROGOZIN)說將來不排除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但目前隻考慮與北約有限合作。他強調:“大國不加盟,隻創建聯盟。俄羅斯認為自己是一個大國。”[5]

綜上所述,俄羅斯從未嚴肅地或者正式地向西方提出加入北約的要求。口頭上俄羅斯領導人想加入北約的表示,都是從蘇聯解體到2000期間。這段時期,是俄羅斯和西方的蜜月期,和北約有很多合作。但是俄國從未提出過正式的申請或要求。根據北大西洋公約,新成員參加的請求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才能被批準,不可能由某個國家或某個人而批準。由於不存在申請要求,北約也從未討論,更沒有拒絕過俄羅斯參加北約的要求。2000年以後,俄羅斯的領導人就從未提出過加入北約的要求。

北約的加入程序的第一步是正式啟動與申請國的入盟對話。對話目的是確認新加入國能夠承擔北約成員的政治、法律和軍事責任和義務。第二步是申請國向北約提交意向信,申明加入意向,並提交改革時間表,啟動成員資格行動計劃(MAP)機製。MAP需要申請國每年提交其在以下方麵進展的報告:願意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種族或外部領土爭端,對法治和人權的承諾,對武裝部隊的民主控製,國內立法與北約合作的兼容性等等。對照這些標準,俄羅斯顯然離合規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2008年3月,在烏克蘭總統維克托·尤先科和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的領導下,烏克蘭正式發出加入北約的申請書。2010年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後,停止了加入北約的進程。2010年6月,烏克蘭議會通過了亞努科維奇起草的法案,禁止烏克蘭加入任何軍事集團,但允許與北約等聯盟合作。2014年亞努科維奇總統被推翻,議會投票將他免職。為了避免激怒俄羅斯,新上任的總理亞采紐克強調烏克蘭不尋求加入北約。之後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軍事幹預,吞並克裏米亞,烏克蘭擔心領土安全,於是2014年12月,烏克蘭議會投票放棄不結盟國家地位,亞采紐克宣布恢複參加北約進程。2015年7月民調,加入北約的支持率從之前的52%上升至64%。2017年6月8日,烏克蘭議會通過了把加入北約為外交政策優先事項的法律。所以與俄羅斯的宣稱相反,完全是2014俄羅斯的軍事幹預,重啟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而不是相反。

北約主要是一個防禦性公約,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威脅。隻在聯合國請求下和人道主義災難時,實行過主動幹預。如果不是俄羅斯對其它鄰國有領土野心,沒有必要對一個防禦性的公約擔心。正是因為俄羅斯對鄰國的領土蠶食,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才將鄰國紛紛趕入北約的。比如2008年俄格戰爭,俄羅斯策動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獨立,這是格魯吉亞要求參加北約的積極原因;2014年俄烏戰爭,俄國吞並克裏米亞;其後芬蘭和瑞典兔死狐悲,啟動了加入北約的進程。烏克蘭麵對俄羅斯對克裏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吞並活動,為了自保,才不得不要求加入北約。小粉紅們的邏輯太差,把結果倒置為原因了。

北約從未和俄羅斯達成過絕不東擴的協議。自 1949年北約成立,北約的大門一直向新成員敞開。這一“門戶開放政策”由北約條約第 10 條規定:“任何有能力推進本條約原則並為北大西洋的安全做出貢獻的其他歐洲國家”都可以申請加入。成員資格的決定由所有盟國協商一致作出。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簽署的條約都沒有包含關於北約成員資格的條款。北約越過統一德國擴張的想法並未在1989年冷戰結束時列入討論議程。戈爾巴喬夫在 2014 年的一次采訪中證實了這一點:“北約擴張這個話題根本沒有被討論過,那些年也沒有提出來。我可以負責任地這樣說。沒有一個東歐國家提出過,甚至在 1991年華沙條約不複存在之後也沒有提出這個問題。西方領導人也沒有提出這個問題。” 解密的白宮記錄顯示,1997年,克林頓一直拒絕葉利欽提出的“君子協定”,即任何前蘇聯共和國都不會加入北約:“我不能代表北約做出承諾,我也不能代表任何國家否決北約擴張,北約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運作。”

[1] https://time.com/5564207/russia-nato-relationship/
[2]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nov/04/ex-nato-head-says-putin-wanted-to-join-alliance-early-on-in-his-rule
[3] https://tass.com/politics/949712
[4]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politics/2000/03/06/putin-says-why-not-to-russia-joining-nato/c1973032-c10f-4bff-9174-8cae673790cd/
[5] https://euobserver.com/news/2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