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劄記:帝國落日
文章來源: 思蘆2020-06-02 07:23:43

讀書筆記:晚清大變局

袁偉時是中山大學教授。2006年中青報《冰點》周刊因為刊登袁偉時批評中國曆史教科書狼奶教育一文被迫停刊。袁書《帝國落日:晚清大變局》以評論為主,敘事不多,書中有許多振聾發聵的觀點。

“曆史呼喚巨人,上台的卻是侏儒;時代要破浪前進,現實卻躊躇不前。”現實感很強。

陳寅恪對中國文化的4個見解:
1. 中國文化可分為製度層麵和非製度層麵。儒教文化對製度和法律影響最大。而佛道對學說思想影響更大。
2. 以儒學三綱六紀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已經具體化為社會製度和經濟製度。
3. 中國文化即使吸收外來文化也堅持固有框架,吸收改造外來學說融為一家之說後,即顯現排外的本質。其核心觀念絕對不容懷疑或更改,有很強的排他性。比如佛教被吸收同化後的中國化。以夷變夏、和平演變被看作離經叛道的滔天大罪。因此,晚清以來中華民族道路曲折,代價巨大。
4. 中國的製度文化已經不可救藥。

綜觀世界曆史,可以肯定兩點:
 1.現代化的基本框架,如市場經濟和公民自由權利及其保障製度(民主政治、法治等等)是普世性的。 必須重視各國文化傳統和社會的差異,但其影響隻涉及實施的步驟和形式,而不是否定這些原則本身。
 2.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型,關鍵在公民自由及其生長狀況。各國的中世紀都是黑暗的,但黑暗中有沒有能夠讓公民自由逐步生長的亮點,對日後曆史的發展影響極大。所謂社會缺少自我更新能力,指的就是這類生長點很弱甚至缺失。 英國13-14世紀的農業生產率為2369公斤/戶,不僅明顯高於同時的宋代,而且還高於19世紀中葉的清代;英國傳統等級社會解體時期15-16世紀的農業生產率為5520公斤/戶,是清代的2.8倍。其原因之一是英國傳統的對個人權利的保護。

比較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鄭和下西洋:同是遠航,重商主義、自由貿易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結果完全不同。

哥倫布1492年8月2日出發,曆時33天,發現新大陸。第一次航行僅有三艘輕帆船,最大長度不到17米,寬6米。三次遠航,最大一次的船隊有17條船,人數約為1200人。鄭和最早出發1405年6月15日,比哥倫布整整早了87年,最遠到達非洲西部。每次航行都長達一年多以上。七下西洋。 最大船長150米,寬62米。首航船隊62艘大船,中小船隻二百餘艘。人數27800餘人。

哥倫布的目的是黃金、香料等財富。而鄭和帶著政治掛帥的目的,宣揚國威,尋找被推翻的建文帝的下落。

哥倫布探險有利可圖,跟隨者源源不斷,導致新世界的開發。在世界曆史上意義重大。後者勞民傷財,國家財政不堪重負,隻好中止而海禁。對世界曆史的影響微乎其微。

中世紀中西教育的對比:
中國士子學四書五經。西方的學子學七門基礎課程:拉丁文;修辭學,培養寫文章和說理的能力;邏輯;音樂;算術;幾何;天文。基礎課程之後學習專業:哲學、醫學、法學、神學等專門課程。 起跑線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麽現代科學產生在歐洲。

皇帝及其大臣的愚昧是知識階層群體性愚昧的表現,這是先秦以降以盲目民族自大為基礎的自我封閉的必然產物。知識內容固定化、信條化,自我更新機製薄弱,缺乏與異文化平等交流的傳統;傳統綱紀是知識階層榮辱沉浮的基本憑借,令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於是,整個國家必然出現製度性的群體愚昧。了解和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通常是少數人的行為,且往往伴隨著風險。對外來文化深閉固拒,甚至用義和團式的暴力去對抗,都是這個製度的必然產物。

慈禧和習近平的相似點:出身老革幹官宦人家,少年時代沒有受到足夠的文化教育,執政期出現過錯別字連篇的笑話,靠小說積累人生經驗。知識結構決定眼界。

中西權力係統的首要差別在於權力是集中統一還是多元並立的。宗法專製的大一統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知識階層也把大一統的觀念視若神明。其必然後果是民眾的自由空間非常狹窄。多元社會下國王受多方限製,很難為所欲為,常常要尋求妥協,從而催生出議會製度。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時起步,結果迥異。原因之一是日本實行的是封建製度,各藩有力量製約幕府。而在晚清中國,在中央集權的宗法專製體係下,當義和團一類事件發生,沒有其他力量製約愚昧的最高統治當局的胡作非為。社會自由隻有在社會力量多元化、政治體製分權製約的狀況下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艱辛絕非偶然。

是否承認西方先進,中國落後,西方文明,中國野蠻是林則徐和郭嵩燾的區別。林主張師夷長技同時認為華夏的紀綱製度遠勝於蠻夷,不能擺脫夷夏之防觀念,天朝大國心態。拒絕與西方平等交往,不遵守國際準則,不遵守已簽條約,不講信義。林狹隘,郭遠見。一個西方傳教士和醫生租住寺廟兩間房子,遠算不上關係國家利權的大事,林則徐卻弄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寧,甚至主張不惜花費國家資財、不顧可能給中外關係帶來的後果而“調兵演炮募勇”。林等以天朝禮義之邦自居,野蠻,奸詐,不講信義卻超過所謂蠻夷。

大清有兩場戰爭全為藩國而戰。朝鮮、琉球、越南是中國的藩國 定期向中國朝貢,但他們基本上是獨立國家。甲午中國為朝鮮被日本戰敗簽馬關條約。 中法戰爭大清為越南簽中法新約。中法之役清國耗銀三千餘萬兩。當時清政府的年收入約七千萬兩左右。苦心經營了18年的主要造船基地福州船政局受到嚴重破壞,被擊沉軍艦七艘,船員約二千餘人,生還者隻有十一人。福建水師主力喪失殆盡,僅艦船和工廠設備的損失在二百萬以上,損失比北洋海軍購買軍艦的全部費用大幾倍,也比慈禧修頤和園的花費多。中國自顧不暇。兩場戰爭都是圖虛名而得實禍。為維護固有的名分綱紀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