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美聯航更差的
文章來源: 思蘆2017-04-15 08:16:37
這次美聯航強拖乘客下飛機,在網絡上遭到普遍聲討。美聯航CEO危機公關意識差,前倨後恭,更是火上澆油。
 
我常出差,也常乘美聯航。雖然對美聯航的服務質量不敢恭維,但這種粗暴無禮還沒經曆過。說到服務質量,美聯航還真不是最差的一個。遠的不說,就從我最近的兩次經曆談起。
 
上次去中國出差,坐的是美聯航,在舊金山換乘。從始發地7點正點出發後,飛機滑行一段後,又回到了登機口。機長宣布起落架有機械故障,需要新部件。要乘客下飛機等待。一個小時以後,又宣布故障短時間內不能解決,所有需要轉機的乘客,到櫃台排隊辦理轉簽。櫃台隻有一個老乘務員在辦理手續。單指擊鍵,非常緩慢。每個乘客都需要15到20分鍾。長長的隊列緩慢地移動著。但是乘客們都很耐心。本次航班的機長也沒有走,站在隊列旁,跟乘客耐心解釋狀況。一個小時後,櫃台的服務員增加到三個,速度快了一些。輪到我時,已經排了一個半小時了。老頭乘務員在鍵盤上敲了一會兒,說11點有一個AA的航班飛舊金山。這是我今天的唯一機會。看看離飛機起飛不到一小時了,趕緊乘機場小火車趕去。AA的飛機起飛也晚了一小時。到舊金山後距下趟飛機起飛隻剩下45分鍾。從舊金山機場的AA航站到UA的國際航站樓G,需要乘軌道列車。還要過安全檢查。我顧不上乘train,一路小跑,趕到G航站。因為有pre TSA優先安檢,很快通過了安檢。終於在飛機起飛前20分鍾(機艙門5分鍾後關閉)趕到了。因為航班變化又晚點,換乘時間很短,在飛機上擔心我的托運行李,能否同機到達。喜出望外的是,到達中國後,看見我的兩件行李都在傳送帶上,行李上有個標簽“加急”。到酒店後立刻接到美聯航的電郵,為航班延誤致歉,並提供50美元的抵價券,可用於下次購票。UA使用其他航空公司的替代航班,要付不菲的費用。到舊金山的AA機票上的標定價格,相當於我的來回全程機票的一大半。應該說,美聯航在旅客方便和經濟利益二者之間,選擇了前者。
 
再說最近這次出差,從北京到西安的航班,是中國國航。正點應該晚8點起飛,10點到達。關艙門後,飛機滑行了兩個小時,還在跑道上。在此期間,乘務員要求乘客關閉手機,不能離開座位。機長沒有任何解釋。終於乘客們的耐心被耗光了,開手機,上廁所,要求提供飲料。航空小姐說再等一等,我們已經排到頭了,馬上就要起飛了。有乘客諷刺:正要起飛?我以為我們已經到了。確實正點的話,這時飛機應該已經降落。航空小姐才解釋說,首都機場的三條跑道正在修理,關閉了一條。有乘客質疑說首都機場好像是北京奧運前開始運營的,現在就要大修了。跑道修理是可以預測的情況,為什麽航班沒有調整,沒有采取規避措施,讓乘客在跑道上等兩個小時。最終飛機在半夜後到達。到達酒店已是淩晨一點半。我注意到,整個航班過程,機長和乘務員對延誤沒有任何抱歉。國航對延誤也沒有任何補償。
 
據2016年第4季度統計,美聯航非自願性拒絕登機的比例是每萬人中0.4人,排在第六位。AA是第8位,每萬人0.54人。口碑比較好的西南航空公司是第九位,每萬人0.8人。而口碑較差的幽靈航空公司排在第4位,每萬人0.25人。
 
據最新數據(2017年3月),美聯航的正點率排名全球第22位(延誤超過15分鍾的航班占19%),美國航空公司排名第23位;中國國航排名第40位(延誤超過15分鍾的航班占33%,平均延誤56分鍾),中國東方航空排名第41位。數據總共統計了全球43個航空公司,比中國民航低的公司是印度(42)和巴基斯坦民航(43)。排名第一的是奧地利民航。

 

 

 

 

 

上圖顏色偏綠表示越正點,越紅表示延誤航班越多。所占格子的大小表明航空公司的相對大小。AA是美國航空,UA是美聯航,CA是中國國航, MU是中國東方。UA和AA的航班數分別CA的大約3倍到4倍。

 


 

上圖橫坐標是正點航班占比,縱坐標是航空公司的航班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