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宗教
文章來源: 最後的恐龍2007-07-19 18:41:05
從遠古到近代,人們要消耗他們每天多出來的十六小時,在沒有其他消遣(如電視、電影、網絡之類)的時候,某種崇拜也就應運而生了。
幾千年來,隨著生產力的漫步提升,使其各自的崇拜從各自難以分辨的模糊邊緣(如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中,分割出來,各自係統化、形式化、完整化、理論化,形成宗教。在中國也有相互融入的宗教,如中國的佛教(溶入了儒家思想、部分道家觀點、也有部分傳統的中原文化)。
也是時間的原因,再加上地源/域、習慣、政治(民族、國家的出現)、某種偶然等因數,又令每門的宗教產生新的分枝(這裏不用我舉例了)。
精神空虛、心靈慰籍、死亡恐懼,從而令人們更加為之投入他們的信仰。宗教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在這一點上有著其功不可沒的貢獻!
但是到了今天,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嫌少的我們,誰還會相信那個不會說中文的天父?縱觀曆史,我們還能指望那個被猶太人出賣了的、又被羅馬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再看看你身邊的人,那個隻會說中文的李“大師”你敢信他嗎?
宗教最後的賣點就剩下: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在對死亡後的歸去問題做文章。若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一千年的話(環境危機),宗教仍然有它生存的空間!但起碼不應該是你和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