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味小吃第一巷 ※ 戶部巷 ※
文章來源: 小聲音2015-11-17 22:47:06

     武漢的戶部巷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位於武昌最繁華的司門口,東靠十裏長街(解放路),西臨浩瀚長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

     戶部巷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台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吃早餐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於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民間有“早嚐戶部巷,宵夜吉慶街”之說,是來武漢的遊人必到的景點。

     漢味特色小吃種類繁多,如:武漢熱幹麵、三鮮豆皮,武漢麵窩、清蒸武昌魚、黃州燒梅、麻烘糕、糯米藕粥、東坡餅、江陵八寶飯、雲夢魚麵、橘頌餅,東坡餅,油香,發米粑,什錦豆腐腦,涼粉涼麵,炒良鄉栗子,衝糯米粉,炒白果(銀杏果),武漢豬肉幹、武漢香腸、武漢肉棗、豬油餑餑、燉蓮子、酸白菜、沙市甜獨蒜頭等。

  下麵就跟著我們去看看戶部巷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吧^o^

 這是戶部巷的巷口,汽車不允許開進去,可人多車多,巷口也擠滿了車。



  走進戶部巷,街道兩邊是各種特色小吃店,店連著店!我們去的早,許多店麵剛剛開張:))


    1. 武漢最有特色的小吃就是:熱幹麵,熱幹麵要數蔡林記的最為正宗!它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便宜又實惠,花上幾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


    熱幹麵,撣的麵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麵,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麵條裏麵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幹麵放在嘴裏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麵香和醬裏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裏,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麽感覺一碗麵就進到肚子裏了。


    很喜歡吃熱幹麵,回南京時小舅媽給買了一大袋,哈哈,讓大家都知道我是吃貨真不好意思!


    2. 戶部巷三鮮豆皮,豆皮也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早年間老武漢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肴,而如今早已成為尋常早點。
    瞧瞧這豆皮色香味俱全,太饞人啦:))))



    戶部巷的三鮮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其餡中可是有真正的三鮮:鮮肉、鮮蛋、鮮蝦。讓你聞了就想吃,吃了還想吃。終於把煎製精細、油光閃亮的豆皮吃到口了,爽口、肉軟,油重而不膩。




    3. 謝家麵窩,麵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麵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製。麵窩油炸後兩麵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當然也深受我的喜愛 ^o^
    謝家麵窩外酥內軟,成品呈金黃色,麵窩首先選用上好大米,大豆,糯米,麵窩裏麵夾三條糍粑,吃來非常爽口。





      4.  蓮藕排骨湯,是千湖之省、水鄉澤國和蓮藕之鄉的湖北名菜。在湖北,素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舉凡筵宴,壓軸戲必然是一罐鮮醇香美的湯。湖北人愛喝湯,也很會做湯,蓮藕排骨湯、瓦罐雞湯、魚圓湯均為湯中佳品,待客上選。尤其是用被譽為“水中之寶”的洪湖蓮藕做出來的“蓮藕排骨湯”,更是極具地域特色,濃縮了荊楚美食文化的精華。
    瞧這胖胖嫩嫩的蓮藕多麽可愛,帶幾個回南京!



    5.  麻烘糕 也是武漢著名的傳統食品,有著悠久的曆史。糕片呈長方形薄片狀,白線邊,邊白如雪,黑麻芯黑白相映,形成鮮明對照,各顯自身特色。既有米烘糕香鬆脆爽等特點,又有雲片糕甜潤易溶的風味。其濃鬱的芝麻香味、桂花清香浸入肺腑。

     6. 雲片糕 又名雪片糕,其名稱是由片薄、色白的特點而來的。其特點質地滋潤細軟,猶如凝脂,能久藏不硬。
      雲片糕的原料繁多,工藝極為精細。那雪白如雲的顏色,清香撲鼻的氣味,就會令你讚歎不止。揭下一片可卷成戒指,若再撕下一片送進口裏,即如雪花溶化,輕 輕一嚼,那清甜細膩更是令你陶醉不已。




下麵是其它各色小吃,每樣都想嚐一點,隻可惜眼大胃小啊:)))
多麽誘人的香煎土豆!







    瞧這豬蹄色澤鮮亮多麽誘人,在外麵抱著啃不太好意思,暫時忍一忍吧^o^




    五花八門的烤肉串、小吃太多,吃不過來了!


  烤香腸還雕刻出花兒來了~~~ ^o^




    最後來一碗酒釀雞蛋,醉了,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