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局勢看民主的實施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13-12-19 12:11:05
 

 


也非常關注泰國的局勢,眼下,泰國社會隻能用一句話形容:亂得像一鍋粥。

泰國古稱暹羅,和中國一樣,也是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是,19世紀末的泰國成為英法兩國的殖民地。早在1932年,泰國就成為實施君主立憲製的國家。

如今,泰國的政治體製是議會民主,有不同的政黨,人民手裏有選票。但是泰國社會仍然政治動蕩,經濟落後。聯合國數據表明,13.6%的泰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5.2% 也就是近1600萬泰國人每天生活費用不足2美元。

泰國社會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金字塔:60%-70%左右的草根階層,25%不到的中產階級,而大量的財富卻掌握在極少數“精英”手裏。

如今,英拉在草根們的擁護下大權在握,但是中產階級們並不滿意,中產階級的利益得不到保護,社會自然不會穩定。

多年以來,泰國社會一直在處於一種“輪回”:軍事政變——軍人政權——大選——文人政權——危機——軍事政變……。

西方民主製度能穩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必須是要有足夠強大的中產階級,也就是說,西方的社會模式不是金字塔,而是正態分布,或形象的說是橄欖核——兩頭小中間大。無論從自然形態還是數學模型上看,這樣的狀態是最穩定的狀態。從社會學角度看,隻有當一個社會的中產階級形成主流並掌控了大多數的選票之後,這個社會的政治才能穩定,經濟才能得以平穩發展。

如今,英拉宣布解散國會並於明年2月2日舉行大選,非常清楚,這是利用民主打出的一張對自己有利的牌,隻要大選,自己一定能獲得多數的選票,但是中產階級還是不滿意,而支持英拉的草根們卻不是泰國政治與經濟的中堅力量。

這正是泰國的悲劇所在。

那麽,是不是說對於金字塔型社會就不能實施民主了呢?也不完全如此。

首先,民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民主也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概念。

西方國家在民主的初期也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所以那時西方國家的民主是所謂的“精英民主”或“貴族民主”。當時的民主是這樣實施的:婦女沒有選舉權,即使男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財產也沒有選舉權,奴隸或黑人當然也沒有選舉權。這樣一來,龐大草根們就沒有選票,也就不會影響政府的運作。在美國曆史上,黑人從沒有選票過度到黑人四分之一的選票,也就是說四個黑人才頂一個白人。

當然,這樣的方式在今天已不符合普世的價值,但至少說明一個問題:當一個社會的經濟還不夠發達,中產階級還沒有形成一定勢力的情況下,民主製度是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弄不好,民主的權利還會被濫用,缺少民主素養的人會認為上街鬧事就是民主。

如果說泰國的政局對中國有什麽啟示的話,那就是,一切客觀事物都必須遵循它自身的規律,一蹴而就的民主,甚至是通過革命而獲得的民主都將是一場災難。民主不單單是一種製度,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中國隻有在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在農村基本實現城市化,在傳統的價值觀逐漸被現代文明取代的情況下,民主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