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孔廟與禦賜匾額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13-04-25 09:36:09

 

彈丸之地的台灣,其實也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化勝地。這裏更是集閩南、客家、本土、外省、及南洋、東洋、西洋文化與一體的“熔爐”。即便儒家文化,台灣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

就說被稱為儒家文化的耶路撒冷——孔廟吧,去台灣旅遊的人少不了去台北孔廟,其實台南的孔廟才是台灣最具規模的,乃至在全中國說來都首屈一指。

具有344年曆史的台南孔廟最著名的是其大成殿中供存的自康熙以來曆代皇帝(溥儀除外,馬關條約後台灣不屬清政府))的禦賜匾額。從康熙開始,皇帝登基後就要禦賜給孔廟一塊匾額,所以從康熙到光緒,台南孔廟大成殿目前有8塊禦賜匾額,加上老蔣到小馬的6位總統贈匾,14塊禦賜匾額在全中國都獨占鼇頭,記得曲阜孔廟中也隻不過有康熙皇帝的“萬世師表”和光緒皇帝的“斯文在茲”2塊匾額。

是皇帝們對台灣孔廟偏心,還是大陸孔廟中的禦匾在文革中被破壞了?誰知道?

題匾額,書法一定要拿得出手才行,康熙爺的書法是大家公認的,“萬世師表”四個字一看便知是康熙爺的禦筆。

然而這“聖神天從”和“斯文在茲”就很難叫人相信是同治和光緒親筆。為啥?很簡單,二位登基時一個6歲,另一個4歲,莫非真是天子下凡?據考證,那是由恭親王代筆操刀。

 

皇帝年少,有人代筆無可非議。然而清代皇帝們“日理萬機”,從聖旨到朱批甚至詩詞書畫都經常由人代筆捉刀(如康熙書法由張得天、錢維城代筆,乾隆的詩由沈德潛代筆,慈禧的畫由繆素筠捉刀)——皇帝讓你代筆那是看得起你,你還不叩頭謝龍恩呐?

當然咱不必苛求古人,倒是懷疑這大成殿裏曆屆6位台灣總統的題匾也不是他們自己親自所為,不信的話各位看官自己瞧瞧,我就不明白為啥書法好的人都跑到台灣而且都當總統去了?


馬英九錯誤的陰文:



改正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