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比奧羽輸球更無恥!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12-08-02 12:28:43




奧運羽壇上的“讓球”風波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孰是孰非,個人觀點不同,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但是,有一個說法我是不能同意的:

“於洋/王曉理用的正是田忌賽馬中的謀略,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故意輸球已經理虧,再拿老祖宗做擋箭牌遮羞布,更是無知。這樣讓老祖宗再次蒙羞,因為田忌賽馬比這次故意輸球更無恥!

此次讓球,是運動員在巨大的國家和個人利益麵前,沒有崇高地表現出“奧運精神”,一味追求“更高,更強”,做了假。

但是,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利益,在沒有“法”(相關規則)的製約下,能把責任一古腦兒的推給運動員嗎?為了以“更強”的實力獲得金牌,運動員在沒有違規的前提下使用“計謀”,說明奧委會的規則有漏洞,需要改善,而不能隻懲罰運動員。

我們可以譴責一個人無恥,但不能苛求他人崇高。

但是,田忌賽馬中的孫臏就有些無恥了。

這個被編入九年義務教育六年製小學教科書的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必贅述,請大家注意其中這兩段: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孫臏了解到,大家的馬按奔跑的速度分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裝飾不同,各家的馬依等次比賽,比賽為三賽二勝製。比賽前田忌按照孫臏的主意,用上等馬鞍將下等馬裝飾起來,冒充上等馬,

明白了吧?這賽馬是事先有規則的,就是“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孫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惜以違犯規則為代價,弄虛作假欺騙對手。這,難道就是咱中國人相傳了上千年,被廣為傳頌的“智慧”和“犧牲弱小,以弱牽強,後發製人,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的謀略嗎?

難怪中國人被別人批評為是不守規則,沒有法製觀念窩裏鬥的民族。

說到法製,在現代社會裏,人們的行為主要受法律約束,道德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某些在法律限製之外,雖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也是被接受和默認的。

例如西方國家的稅務法都有些漏洞,於是有很多人鑽這些漏洞以少交所得稅——誰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拱手交給政府?隻要法律沒有約束,能少交稅誰不想少交一分?某些自己開公司的朋友們,盡管為家裏兄弟姐妹,兒子女兒開工資,至於他們是否真的參與了等同的勞動,天知地知了。

還有許多裝修房子的朋友,房主和裝修工都喜歡以現金交易,以免去額外的附加稅,這難道不是公開的秘密?

還有移民在領取養老金上……。

“正人君子”們出來譴責這些道德上不崇高的行為嗎?

換位思考,如果你站在一名即將勝出和另一名強大的對手爭奪出線權的運動員的立場,你會不會竭盡全力和目前的對手比賽,還是讓對手勝利去和強手對決,自己保存實力呢?

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指手劃腳的人,其實是很虛偽的。

這是一個人欲泛濫的社會,逐利的社會,功利的社會,徹頭徹尾商業化了的社會,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而整天高唱“奧運精神”,不是祥林嫂也是阿Q

其實“奧運精神”是一條褲衩,不能沒有,但是咱不能見了人就證明自己穿了褲衩,況且這褲衩早就變了味了。至於“田忌賽馬”,這種自家的千年糟粕,就不要拿來丟人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