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最新文章:中國,小妾和穀歌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10-04-01 12:29:54

《紐約時報》 2010 年 3 月 31 日載文:中國,小妾和穀歌“ China, Concubines and Google ”,作者是 NICHOLAS D. KRISTOF 。(http://www.nytimes.com/2010/04/01/opinion/01kristof.html) 悟空匆匆翻譯如下:
********************************************



兩千四百年前,一位中國皇帝讓軍事家孫子用宮女來演示訓練軍隊。孫子同意了,他召集了 180 名美麗的後宮娘娘並把她麽分成兩組。孫子讓皇帝最寵愛的兩位妃子分別擔任領班,隨後向她們解釋了操練的基本規則。

可是這些女人們對此並不以為然,認為隻是一個玩笑而已。據古籍記載,當孫子擊鼓命令她們:“向右轉”,娘娘們隻是原地不動,噗哧一笑。

孫子隻好再次耐心地講解規則,然後擊鼓命令:“向左轉!”。娘娘們還是噗哧一笑。孫子隻好將兩個領班的妃子揪過來問罪,並以抗拒軍令將她倆斬首。這樣,那些娘娘們才一絲不苟地聽從命令了。

這個曆史故事是中國政治局常委們從小就熟記於心並運用於當今工作中的。在對穀歌和人民幣匯率的戰鬥中,他們以孫子為榜樣,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

要小心了。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是在中美之間,而這一關係正在迅速惡化。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國際專家認為中美關係會在今後的一年裏變得更糟。原因之一是,中國的領導人好像覺得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牆角,無路可退了。

我們習慣地認為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挑戰西方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但是如今的這場鬥爭,伴隨著國內的一係列鎮壓,顯示了領導階層的脆弱。從外部看,我們敬畏於一個年增長率接近 10% 飛速發展的經濟,但國家內部,領導們在擔心的是一個脆弱的社會以及不斷增加的失業率所帶來的社會動蕩。

這就是為什麽中國堅決不讓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中國低於實際價值的貨幣不負責任地造成了國際間的不平衡,但是如果你身處中南海的領導層,你所關心的隻是如何保住烏紗帽。

同樣,我肯定正是中國政府的危機感而不是他們的強大使得他們對穀歌發怒。當中國政府和穀歌發生衝突時,中國的年輕人沒有去中南海獻花表達支持,相反,他們把鮮花和支持的短信留在了穀歌的北京總部。

“愛國主義”和精心培育的民族主義意味著一旦中國和西方產生衝突, 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就會站在一起。身處西方,我們把西藏的人權問題看成是一種道義上迫切的需要,而人民幣的升值則是經濟上迫切的需求。

但是互聯網有所不同,政治局不希望一個自由的互聯網存在,但人民有這個需求。

最主要的是,我覺得我們把中國人對政府的不滿誇大了,大多數中國人並不太關心政治,也不在乎有沒有選舉權,隻要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就好了。許多中國人更喜歡國內的搜索引擎——百度,而不是穀歌。

但是,普通中國百姓還是對腐敗,裙帶關係,謊言,政府官員的傲慢和使用互聯網的諸多不便感到極度的憤慨。

美國政府一直不願意支持可以協助中國和伊朗網民翻牆的代理服務器。那時因為最有效的反審查的軟件是由法 L 功設計的,這是一個被中國政府鄙視的宗教組織。美國擔心那樣做會激怒中國。但是我們不應該退縮,我們有一個強大的願望——砸碎獨裁專製賴以生存的防火牆。

中國年輕一代的心理讓我想起了上世紀 80 年代的台灣,南韓和印尼。那是一個受惠於開明經濟政策並受到良好教育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但他們感到自己被政府壓製和監視。終於,他們結束了一黨專製並獲得了民主。

中國領導人一定擔心這樣的事發生。這也很可能是他們壓製異議的原因,同樣,這是一種脆弱的表現,而不是強大。

共產黨最偉大的成就是在過去 30 年來以具有遠見的政策和領導力使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最大的失敗是拒絕在政治上做出調整以適應由經濟發展而造就的中產階級。它最大的弱點是既沒有不斷的激勵人民也沒有 恐嚇人民,隻是讓人民感到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