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回國紀實之六——我的大學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08-07-18 11:40:30


和諧號動車組隻用一個多小時就把我送回了上海。

從杭州的竹林走出來,一下子又進入了另一個叢林——鋼筋混凝土的叢林!上海的高樓越來越多,立交橋縱橫交錯,無論白天黑夜,不聞鳥啼鳴,但有喇叭聲!加上梅雨剛過,熱浪撲麵而來!

35度以上的高溫讓我什麽也不想做,哪兒也不想去。不過,有一個地方卻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我的大學。

這所校園,不僅僅是我的母校,更是我童年的樂園。我從出生到成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所校園裏度過的,那些捉魚蝦,鬥蟋蟀的往事仍舊曆曆在目……

我童年的歡樂,青年的愛戀,成年的困惑都凝聚在這兒的一草一木之間,文字早已無法表達了。今天,我就貼一些照片,如果你是我的校友,或是我童年的玩伴,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往日的歡樂吧:
 

近年新建的大門,又一個“高大全”的形象代表,壞了我童年的夢。還是過去的大門好。


文史樓,童年時在裏麵捉過迷藏,大學時上過大課 

電影院。這是我文革後中外經典電影的啟蒙地啊!
 

大學時代的教室就在這兒。
 

樓下的小河邊,樹林裏,早上曾經是一片讀書聲,現在聽不到了。
 

辦公樓,文革時期的風口浪尖,多少往事,不堪回首!
 

老圖書館                                                                  遙想當年……
  

邵逸夫先生捐贈的新圖書館
 


麗娃河裏釣過魚、夏雨島上……恕不與外人道也!

塑像後麵是地理係和生物係,當時一群孩子們傳說生物係的某件房間是停屍房,走過有些毛骨悚然……


 數學係大樓,昔日同學的父母都在數學係工作,我在這裏見證了中國電子計算機的沿革:
先是辦公桌上如同打字機般的手搖計算器,然後是大立櫃似的電腦,然後才是第一代的蘋果機……
 

第九宿舍,俺住這兒……
 

第八宿舍,“她”住那兒……


夏雨島上一幽僻之處,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老的學生食堂就在這兒,懷念一毛錢的排骨,油豆腐細粉湯……
 

四宿舍。後麵有一大片荒地。我曾在這兒逮過知了,捉過 螊績,采過桑葉……

 

在草地上還真發現了螊績草(不知道真正的學名是什麽,從小就這麽叫),
上海人稱蟋蟀為“螊績”,這螊績草便是鬥蟋蟀的“引草”。



看,本人製作引草的手藝還不錯吧? 


田徑場,俺當年在煤屑跑道上破了係400米記錄,好像是58秒多吧,離世界記錄
隻10來秒之差啊!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學弟們一定破了俺的記錄了。



如今的後門。當年是一條小河,楊柳彎彎,釣魚摸蝦拷浜……

 

這究竟是哪所學校,您一定知道了吧?雖然它沒什麽名氣,可在我心中永遠是一塊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