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國人!”兼談海外兒童的愛國教育
文章來源: 悟空孫2007-11-16 14:25:15
           

  一日,七歲的兒子在看“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他往往為能“贏”得三、五百塊而沾沾自喜。這時,電視中傳來了REGIS那熟悉的男中音:“在1935至1936年間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跋涉被稱為‘長征’,它發生在哪個國家?”(他當然不會說中國話)我瞟了一眼那精幹的小老頭,停下手上的活兒,隨口答道:“CHINA”。兒子有點兒驚訝,“ARE YOU SURE?”選擇答案還沒出來呀!這時那位坐在台上答題的胖太太開始犯愁了。“長征,可沒聽說過呀” 她一定這樣想著,於是決定用一個LIFELINE:50/50。

  電腦去掉了兩個錯誤答案,隻剩下俄國和中國了。可那位太太竟選了俄國!這一錯,就丟了已經到手的$16,000。兒子似乎明白了老爸為什麽那麽“聰明”,回過頭來微微一笑。於是我抓住時機開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你看,做中國人好吧…”(雖然有點兒牽強)還沒等我正式開講,兒子就冒出一句:“TOOBAD I AM NOT CHINESE” 我心中頓時掠過一絲驚恐,跟著又有一縷困惑,因為這話可有兩種解釋,他的意思是,“可惜我不是中國人”呢,還是“得了吧,我又不是中國人”?如果是前者,還有藥可救,如是後者,便已“病入膏肓”了。

  不管怎樣,我準備好好教訓一下這小子。然而轉念一想,他沒錯。

  兒子生在加拿大,長在楓葉旗下,難怪他在中文學校學“祖國”兩字,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它的含義。後來我乾脆告訴他,你的祖國就是加拿大。可不是嗎?“祖國”不就是我們生與斯,長與斯的那一片土地嗎?愛國主義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孩子的愛是純潔無暇的,是實實在在的。祖國,應該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加拿大明亮的天空,碧綠的草地,夏天路邊的小動物,冬季滿天的大雪,這不都值得兒子愛嗎?相反,中國對他來說,實在太遙遠了。雖然他已回去過三次,可腦海中的印象就是“地上太髒,夏天太熱”。這是他真實的感性認識,我們總不能強迫一個孩子去愛啊,雖然那個國家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每當填寫入學申請表時總有“籍貫”一欄。我當時不解,去問父親,答曰,“江陰”。江陰為何方聖土?對於我這個生在上海,又生活在大西北的半大孩子來說,怎麽也產生不起對“老家”的崇敬感。後來跟父親回過幾次江陰,每次總能感到父親望著祖居那虔誠的神態,他與家中長輩們攀談時那情不自禁的興奮之情。對於他們的談話我毫不在意,唯一使我感興趣的是,當初解放軍的渡江戰役便是從江陰打響的。後來每次和小夥伴們提起老家,總忘不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七律、解放軍占領南京》時,心中曾產生過一時的自豪感。除此之外,直到今天,腦海中的老家隻是那一片低矮的老房子和狹小的碎石路。對了,還有那鮮美的清蒸鰣魚。當然,如今江陰出了個華西村,已是聞名遐邇了。

  記得當年父親也極力想讓我“愛”老家,講了許多江陰的典故與曆史,可我哪裏會產生一絲一毫的同感呢?江陰對我來說,還不如甘肅的河西走廊。西北粗曠的黃土高原,奔騰不息的黃河,還有那黃河邊上吱吱歌唱的水車;那兒夏天的西瓜,冬天的雪,樹上的杏兒房上的雀……。當年,每次回上海探親,上海人把我當鄉下人(我還不會說上海話),回到甘肅,“土包子”們又嘲笑我這個上海人(穿戴尚算整潔,不吃辣)。今天,每當同胞們問我是哪兒人時,我總回答“上海人”。有時,正宗的上海人妻子取笑我不正宗的上海話時,我又自嘲是甘肅人。我在內心從來沒把自己和江陰聯起來過。

  如今的這些香蕉孩子們,不正是經曆著和我當年相仿的IDENTITY CRISIS嗎?好在加拿大是個文化多元的社會,沒有人再敢歧視華人,可我們為什麽老要反複提醒自己的後代“你是中國人”呢?也許中國人是不善於包容的。北京人瞧不上外地人,上海人看不起鄉下人,更不提新疆人,西藏人了。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什麽兩樣,而不該給他/她們貼上種族的標簽。做個中國人值得驕傲,做個加拿大人也值得自豪。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其所長。我知道長征,可對於那些有關北美文化的問題,我這個當爹的,有時還真不如七歲的兒子!我們既然來到這塊土地上紮根,就應設法去熱愛這塊土地,為她奉獻。大人們有時由於種種原因而不得不忍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痛,為什麽要把這份痛苦與困惑強加給下一代呢?他們生與斯,長與斯,已完全認同了這兒的文化,這裏有他們的未來。我們自己也應該奮發圖強,作為第一代移民,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而是努力進取,融入主流社會。

  由此聯想起教孩子學中文,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學習中文的興趣,不能強迫他們,更不能禁止他們在家說英語。要讓他們感到,在外,我和你們沒什麽兩樣,都是加拿大社會的一員,雖然長著黑頭發黃皮膚,可英文一樣棒。在家裏,我還會說中文,爸爸媽媽也能和我說英文,他們能理解我。

  是的,孩子,爸爸理解你。你說你是加拿大人,爸爸不責怪你,畢竟這兒有你愛去的公園,有你愛吃的薯條雞塊,你電視上看的是WINNIE THE POOH和POKEMON,你鋼琴彈的是OH,CANADA。爸爸希望你在這塊土地上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過,爸爸也想告訴你,在這個星球的另一端,也有一個同樣美麗的國家,那兒有黃山,黃河,還有長江,長城,她的名字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