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ovember 12, 2006
心中一直有一個極其浪漫的想法, 去一個陌生的國度, 一個人遊蕩,去體驗異國風情.
這個想法終於在今年第一個星期實現了. 在上海, 廣州和香港的三個好朋友的幫助下, 我從上海飛到廣州, 經海口到香港, 在香港渡過2005年最後一天, 然後從香港在2006年的第一天, 飛到印度新德裏. 不認識任何人, 沒有做任何旅行計劃, 甚至連旅館和行程也沒有找尋. 在飛機上和鄰座交談, 得知了一個他認為比較好的旅行社的名字, 然後下了飛機就直接開到那間旅行社, 七天的難忘之旅就這麽開始了.
去印度旅行是為了驗證Thomas Friedman在The World is Flat中所講到的, 印度如何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和中國並駕齊驅的兩股與美國抗衡的主要力量. 由於時間關係, 我沒有機會飛到印度的矽穀Bangalore. 但是我的一個從印度來的同事說, Bangalore 除了外資公司所處的幾條街道以外, 其他和德裏沒有什麽區別. 由於去印度之前在中國停留了兩個星期, 橫跨六個省市, 我對The World is Flat中所講的, 可以概括為, 中國的情形隻比書中講的好, 印度嘛, 從驗證書中所講的角度來看, 讓我相當失望.
我走馬觀花的幾天, 和無數各個階層的人交談接觸, 覺得印度離中國的差距應該是在15到20年之間. 在德裏的幾天, 我感覺不到市政府在工作, 沒有看到坑坑窪窪的路有要修理的跡象, 飲用水是個大問題, 街邊小便的幾乎每天都看到 (倒是沒有看到吐痰的). 不過最讓我感到印度的不同, 是無論我和任何階層的人交談, 大家都一致認為現狀很好, 沒有什麽需要改變的--這些人包括了醫生, 工程師, 汽車司機, 小販, 商人.
在我幾天的感覺和印象中, 覺得印度人是非常honorable people--我人生地不熟, 第一天, 我雇用一輛車, 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素不相識的司機的車上, 包括護照, 金錢和其他貴重物品, 自己離開兩個小時去參觀. 我後來想起來都有些後怕, 但是我在印度幾天, 這樣的情形倒是一點兒也沒有讓我擔心過. 我感覺他們都是守信的人—當然我是聽說過其他人不是很好的經曆, 但是我沒有碰到過.
印度的東西很便宜, 我一天用$17美元就可以租用一部Taxi, 包括司機和汽油, 隻要在500公裏範圍之內. 在印度我盡量入鄉隨俗, 吃街邊的食物, 和印度人一起進餐, 隻是沒敢用手吃. N年前以前在洛杉磯吃過一次印度餐, 從此再也不敢領教, 不過在當地吃, 覺得真的還滿好吃的--午餐大約是兩美元吧. 和當地人交談, 才知道印度幾乎有80%的人是吃素的, 所以要去印度賣肉的人就要考慮一下了. 印度可是個外國人減肥的好地方-不知是因為水土不服, 還是吃素的關係, 我七天的旅程減了8磅體重, 保持至今. 不過呢, 看到那裏的當地胖人還是不少, 可能是菜裏的油放得太多了吧. 我在後來的幾天, 雇用了一個司機, 和我一起, 用兩天時間去跑了一次聖河, 終於完成了去聖河洗腳的神聖願望. 講起隨地小便, 這個年輕司機可是個慣犯了, 幾乎隨心所欲, 瀟灑自如. 旅行的最後的一天, 我突然心血來潮, 想起了當年孫大聖在如來手上的光榮傳統--這也是西天嘛--所以我也來了一次"到此一遊". 估計從此以後, 那個地方寸草不生...
印度原來是世界上擁有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之一, 但是沒有聽說過有印度穆斯林加人賓拉登的聖戰, 也許是由於多種宗教的共存吧, 那裏的穆斯林是比較平和的.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 ,一處宏偉的廟堂裏麵, 有三種宗教共存的情形. 下麵這些圖片是在德裏 (舊德裏) 的一個最大的Temple照的. 在這裏, 每一個宗教有規定好做禮拜的時刻. 我去的時候, 由於是穆斯林參拜的時間, 外人不能進入, 我在門口還等了二十分鍾, 在這個Temple 還好像有印度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祈禱地方.

這個虔誠的老人, 一看就是風塵仆仆地從外地趕來, 來到自己的神麵前, 完成一生的宏願.

眉宇之間承載著多少人間的苦痛...  獨自一人, 靜靜的, 他在完成著自己的禮節.
 落日的餘暉映照在老人飽經風霜的麵上, 他全神貫注, 物我兩忘, 靈魂和精神已經和上天接壤…

我在旁邊默默地沉浸在這虔誠的時刻, 心中的感動不可語喻..
虔誠的人是幸福的人啊!
也許, 印度的最後力量可能會來自於其民眾對宗教的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