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何戒?
文章來源: jennytomato2007-10-23 23:57:22


未能免俗,也趕在滿世界的吐沫腥子裏去看了“色,戒”。

影片精雕細琢,唯美巧兮,象沅玲玉的臉;

梁朝偉戲精入骨,肌豐臀美,不枉我少女時代對他的胡思亂想,以至於出了影院,“荷爾蒙”仍有點居高不下。看來李安陰謀得逞,不過也證明我的內分泌係統運轉良好。

對我來說,這部片子值得一看,遺憾的是略顯“平淡” ------ 似乎缺少點觸動心靈的張弛。

顯然,李安對此片用心良苦。竊以為,他有心想做中國的 Lawrence 吧。

上世紀初,英國作家 D. H. Lawrence 寫了本驚世駭俗的書“恰特萊夫人的情人”,其中大量細膩柔腸優美透髓的性描寫曾經讓滿世界雞飛狗跳,吐沫腥子橫飛。然而今天,這部探討“現代工業文明與人性的衝突”的小說卻成了不朽的巨著。


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包括情感上和生理上的幸福。這種追求不會隨著朝代的更迭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戰亂而離棄。 恰特萊夫人最終選擇了回歸本心和自然的人性,並走向了希望;而王佳芝卻因為追求“愛”而走向毀滅。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Lawrence 並不乏崇拜者。比如鬱達夫,林語堂。而林在“紅牡丹”中也有幾處直露的 “ 性 ” 描寫,風格頗似 Lawrence 。

張愛玲的原著,並沒著太多篇幅去渲染易先生和王佳芝的床事,而更多著眼人麵對命運的無奈。

社團同學的一句“你上來吧。”,便因此而改變了她的命運;而她緊要關頭的一念之差,更斷送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性命。

女人為了愛是可以不要命的,尤其是一個缺乏愛的女人。由於戰亂,父親帶著弟弟去了英國,而遲遲不肯接她;貪財的舅媽賣掉了父親留給她的房子;為了性誘易先生,她失身於同學,卻遭到鼓動她獻身的同學的鄙視,甚至包括鄺欲民(電影中這點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所以麵對易先生瘋狂的情欲,碩大的鑽石,漸漸開放給她的心,她生平第一次有了被人愛的感覺,以為“這個人是愛我的。”,而為國鋤奸這個神聖使命在人性麵前已變的縹緲。

要表現這個主題,情欲戲本可拍的委婉朦朧,點到為止。而李安的床戲卻掏心扒肝,短兵相接,咬牙切齒。是不是他認為最直白原始的“性”才能表現出“複雜的人性”呢?

按理上,人應先有感情才有情欲。然而人性是如此複雜,曾幾何時,情欲可以主宰一個人的心,可以強烈到顛倒乾坤,可以引導人找到愛和幸福,也可以讓人走向毀滅,就象恰特萊夫人,就象王佳芝。

“食色性也”,人性如此。如果不是皈依佛門,與其用戒, 不如給予合理的疏導。聽說當年希特勒因為愛上了一個尤太女孩遭到拒絕而由此痛恨尤太人,從而改寫了人類的曆史;而王佳芝在錯誤的年代,以錯誤的手段,愛上了錯誤的人。恰特萊夫人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她在人性的綻放裏找到了希望。

藏傳佛教有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的西藏本沒有人類。大地上隻住著兩個生靈:女羅刹和即將成佛的靈猿。羅刹愛上了靈猿。她告訴靈猿,如果他不管她的愛,即使成了佛,她也要變成最凶惡的魔鬼來對付所有的生靈。除非英俊的靈猿娶她。

在娶羅刹和成佛之間,靈猿徘徊了三天三夜。為免日後生靈屠炭,他於是娶了羅刹,繁衍造就了極善和極惡混合的新種類 -------- 人。

據說,在成親的那一夜,靈猿哭了,因為正果不複存在;羅砂也哭了,因為愛必須遷就對方。

所以人實在是個複雜的東西, 不按理出牌的也大有人在,否則人間哪裏會有那麽多愛恨情愁的故事來讓我們彼此娛樂呢?


原創文章。可以轉載,但言語一聲,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