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受傷的部分傷員為什麽被救出後不久就離去
文章來源: 杏林香雪2008-05-18 03:37:59

受過急救訓練的人員都會牢記一句話 : 如果你在緊急情況下給出血的傷員上止血帶, 請把上帶的時間記下放在非常顯眼所有人看得到的地方 ; 如果傷員已經上止血帶超過20分鍾 , 如果你不是在這方麵有豐富經驗的醫生並手頭沒有必要的設備時,千萬不要急於解開止血帶, 超過二十分鍾的壓迫止血, 局部已經積壓了足夠的致命代謝物, 一旦不謹慎進入血液循環, 造成心跳驟停或者腎衰而死亡, 這是抗震救災時有些救出的傷員很快死亡的機理

傷員在倒塌的重物壓力已經超過一定時間, 在解救出來之時, 如果救護人員和現場醫務人員缺乏一定的預計和相應措施, 被救傷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方麵的原理 :

當傷員受壓時, 部分組織甚至是大麵積的組織血液循環受阻, 正常情況下組織裏細胞內鉀離子的濃度大於細胞外組織, 在細胞內外離子交換過程中,細胞內的鉀離子出多於進, 細胞內外的鉀平衡電位可表達為 :

E(K+)= RxT/ zF x ln ( K+] extracullulaire/ K+] intracellulaire)

 細胞膜的電位公式表達為 :

Vm= g(Na)x E(Na) + g(K)x E(K)/ g((Na) + g(K)

 細胞內外的電位平衡維持靠鉀出鈉進.

由上看出, 在身體某部位受壓超過一定時間, 鉀離子不能進入正常循環, 局部細胞外鉀離子濃度增加, E(K+) 增高, 由此導致Vm增高 , 結果是細胞內外鉀離子平衡失調, 如果突然解壓, 這些鉀離子就會進入大循環, 導致全身組織細胞內外滲透壓改變, 尤其是心肌細胞環境改變, 心肌細胞內的鉀離子不能正常釋出, 影響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產生甚至使心肌細胞完全失去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由此導致心跳驟停, 心力衰竭, 由鉀離子平衡失調導致的心跳驟停是一個不可逆性的過程.

這種情況下, 唯有有經驗的醫生才能準確知道如何通過調節靜脈滴注的液體濃度和速度配合解除壓力的速度和麵積, 逐步稀釋血液循環鉀離子濃度, 別讓大量的鉀離子一下流向心髒, 才能避免千辛萬苦把傷員救出來後卻看著他離去.

近年也發現局部組織所產生的protein kinase C 會導致腎髒損傷而死亡, 其預防傷員死亡的辦法也是與上相同.

急救是一門科學, 熱情是可貴的, 但需要有經驗的專業隊伍跟上.

無論如何, 向冒著生命危險的抗震救災人員致敬 !

為在災難中死去的寶貴生命默哀 !

讓我們盡自己的能力給活著的災區同胞給予物質上和心理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