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希望的田野上.考醫生的日子(一場無意的口水戰)
文章來源: 杏林香雪2007-07-03 15:14:39

如果那天猶太裔學生帕翠霞沒來到我所在的科室見習, 如果她沒有帶我去圖書館, 如果她沒有在上圖書館的電梯上把我介紹給醫學院的退休教授邇先生, 我在海外的生活軌跡也許永遠不是今天的樣子. 我考醫的故事就從碰上帕翠霞的那一刻開始.

記得我離開大陸的時候, 我與當年一起出國的同齡人一樣,對於出國沒有實際的長遠打算,也許讀個博士,人有我有. 坦白地說從學生時期我就明白我不是搞科研的料,但我沒考慮對一個熱愛臨床的醫生來說,讀基礎醫學博士對於臨床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幫助,也許就是為了滿足我的虛榮心而已.

所幸出來之前我取得了巴黎一家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助理住院醫職位,但我知道那是短期的.

在巴黎的醫院做了一年多的助理住院醫, 我轉到斯市醫學院人民醫院, 科主任給我ATTACHE 的位子,有中國同行把這個翻譯成客座醫生,反正對外國醫生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無可奈何的位子,我自己很明白. 可是盡管美國那邊的朋友總打電話來催我盡早去美國, 我還是舍不得在法國做臨床的機會, 便一拖再拖.

一天, 科裏有些醫學院的學生來見習, 有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帕翠霞用英語和我交談, 因為那時我的法語還特別特別的臭, 她好奇地問了我的一些情況, 突然她轉變話題 : 你為什麽不想辦法考個法國醫生資格?

這問題我想都沒想過, 跟她說 : 這登月的夢我不做, 旁邊聽到我們談話的一位住院醫也加進來說 : 帕翠霞就會胡說八道, 盡出些不現實的餿主意, 你看她法語那麽爛, 就算她的法語很好, 也是可能性極小的事, 你什麽時候看到過有外國醫生直接考上的啦? 還不是都得從醫學院的一年級讀起 ! 帕翠霞不依不饒, 一口咬定肯定有這個可能, 旁邊一位叫非力普的見習生說他支持帕翠霞的意見,  告訴我應該好好學法語, 不要三心兩意總想到美國去 : 你認為你不是搞研究的料, 那就不要強迫自己去做 ! , 這些法國的同齡人怎麽能理解來自中國的流浪者心中的苦衷呢

爭論從醫生辦公室一直爭到門診, 又從門診延伸到手術室, 護士麻醉師主治醫都加緊了口水戰,我基本上以一個局外人的心態聽他們所爭論, 對他們的爭論根本不感興趣, 或者說不是不感興趣, 而是想都沒有想過, 他們講的我大半都聽不懂, 隻知道十幾個人中, 隻有帕翠霞和非力普認為有可能, 不是認為我有可能考上, 而是認為有可能存在一種可讓外國醫生考上在法國做正式醫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