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回憶錄 (下)
文章來源: 靈小抓2006-08-17 17:22:39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效果是不可抑製的深思
(deep thought) 。正常狀態下不可能出現的莫名其妙的點滴想法就不由自主地在頭腦中跳躍。有的時候還真以為自己是哲學家了。但是因為片段性失憶,過後大多都想不起來。雖然大麻是開心果,但是千萬不能在心情差時用。控製不住的惡性深思可能帶來臨時性抑鬱,多疑,壞事越想越壞。曾經因為無源無故耽心綠卡被卡在了FBI name check一關,直想到第二天會打包回國,落得我的狗一輩子蹲在門口等我回家。

吸大麻很可能造成心理依賴,但與其它惡性藥品(鴉片、嗎啡、可卡因、海洛因等)不同,沒有化學物質依賴性,可以想停就停。雖然相對來講最無害,甚至比吸煙和喝酒還健康,但其有效成分THC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比任何惡性藥品都長。THC是脂溶性化學物,一般來講310天從體內排清,但其降解物可以殘存在肝髒和腎髒長達一個月,所以通過雇主的藥檢難度相對較大。其它惡性藥品都在用過少於5天後藥檢不出。我的雇主4個月前突然宣布從今年9月開始實行隨機藥檢,給近千人的員工提供機會改邪歸正。一起工作的三個美國好友,雖然至少兩年沒碰過大麻了,決定在7月底最後再high上一把。其中一位就去老媽的冰箱裏取來一些。可見大麻其實在美國是比想象中普遍,和美軍對同性戀don’t ask, don’t tell政策有一拚。

官方的宣傳曾是以把大麻妖魔化作為主要手段,什麽造成永久性記憶力喪失,致癌,出車禍等等,直到再也騙不了人。中藥裏大麻是對癌症患者鎮痛的副藥。要說對身體有害,再壞壞不過抽煙,要說出交通事故,酗酒的才是更普遍的元凶。吸大麻吸高了,懶得象樹袋熊,哪有心思上街,更不會借機發瘋。

對大麻被禁坊間流行的看法是經濟利益。因為大麻可以作為很多產品的原材料,極其便宜,甚至便宜過以石油作為原材料的合成物質。所以當年大麻被禁和杜邦公司為保護其全球經濟利益在政界施加的強大壓力直接相關。但這絕不可能是唯一緣由。學界把煙草、酒精、大麻定義為三大gateway drugs,即使用者更傾向晉升為使用惡性藥品,追求更強烈的high。非常合情合理。但為什麽煙草和酒精不被禁?我以為這一點確實是經濟利益使然。煙草和酒精是早已成型的全球大工業,其製造工藝繁複,成本相對較高,利潤豐厚。而大麻如果合法化,家家都可以種上幾棵,用量少(每次隻用吸幾口,持續有效2小時左右),效果好(綜合效果象是喝了酒但除去了頭昏、發熱、胸悶、臉紅等副作用),自己自足,對全球煙草酒精工業利益分配的衝擊可想而知。

所以現今的宣傳又是搬出了救救孩子們!的最佳法寶。讓人聯想起Kathy Griffin“for our children” 時的表情。誰還敢和這個最高最神聖的目標爭辯?時代不同了,總不能象舊時代美國國會通過禁止可卡因法案時,使用的借口是黑人男子用其誘騙奸汙白人中產婦女那麽荒謬。

我的謬論:任何被禁毒品,隻要是給身體帶來快感,其實都是身體歡迎這些物質的自然反應。學過生理解剖學的人都知道人體是自然界最完美精妙的產品,人類的任何發明創造和人體相比都是小兒科。人體不是傻子,當它告訴我們有快感的時候,說明對人體有好處。但是對任何事物適可而止都是不變的法則,人類的錯誤在於濫用。吃多了可以鬧肚子,睡多了大腦缺氧頭昏,任何事物一旦過了頭,都會物極必反,關鍵在於能不能自控。土著居民天天嚼可卡葉(含低量可卡因)就象現代人喝咖啡一樣普遍正常,兩者都不會上癮到致死的地步。原始可口可樂的有效成分不是咖啡因而是可卡因。鴉片、嗎啡、可卡因、海洛因、安非他命、LSDEcstasy,又有哪一個不是西方醫藥界提煉或發明出來的?而且很多還在藥劑使用中。

歸根結底,壞的不是這些所謂毒品本身,脆弱的是人類貪婪的天性,對金錢的貪婪,對名利的貪婪,對快感的貪婪。

荷蘭是大麻合法化的國家。但統計結果其青少年大麻使用率,與大麻被禁的美國青少年使用率相比,幾乎完全一致,這又是不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