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色|戒》和《斷背山》雜感
文章來源: 40hutu2007-10-14 11:07:14


根據李安自己的說法,《色|戒》這部片子是拍給華語華人看的,不去看一下,似乎有點對不住奧斯卡大導演的一片拳拳之心。當然這樣說,也是表麵文章 ---- 正如李安的冠冕堂皇一樣 ---- 經不住宣傳的誘惑和好奇心的驅使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

李安說他的電影不回避暴力和性,這一點從電影裏看到了。何止是不回避。在慢條斯理的故事敘述中,凶殺和性侵犯的情節和鏡頭顯得非常突兀, 像一塊灰色大畫布上濺潑的斑斑猩紅,或者說像Pizza素餅上散布的小肉球,沒有和餅底很好地融合,稍一抖動,就淅淅索索往下掉。事實上,這部電影(或者說張愛玲的原作裏)引入的噱頭元素非常蕪雜:色相、情愛、暴力、諜匪、革命、背叛。也許這就是日據時代“大上海”的現實,兩位都回避不得。可是要有機地組織這些元素,行雲流水地表現這亂世英雄亂世情,不容易。 李安在訪談中不止一次提到“圓轉”、“起承轉合”,可見從編劇到電影表達,協調銜接上費了不少事。效果嘛,讓我想起1995在科羅拉多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演砸了”的故事。預先印刷好的投影膠片,因臨時修改發言內容,所以勉為其難用剪刀和透明膠帶修補了,沾沾自喜, 看似貼補得天衣無縫。可是往幻燈機上一放,大光燈這麽一照,台下觀眾哄堂大笑。因為刀鋸斧痕原形畢露,“透明膠帶”變成一片片灰色地帶,比文字更搶眼。令人感動的是,發言一結束,時任專業學會主席的L先生,在第一時間走上前來,約午餐後一起去踏青。

當年糊塗年少,可以用初生牛犢做托詞。考慮到李安處理這類題材也算新手,又要沿用張愛玲的題目,兼顧小說原作的內容,差不多是用“透明膠布”連接張愛玲定下的東東,不能算完全的自由創作,我們做上帝的觀眾不妨把目光從那些明顯的“透明膠帶”處移開些。我是不是心裏也還藏著L先生給的一顆大鑽戒?!L先生,也是台灣中國人移居北美,您當年的善舉可能今天得到了善報!

本來我的影評可能要尖刻得多,因為我“氣急敗壞”,堅信有,卻找不到明確的意義。可是寫著琢磨著,漸感中氣不足,批判熱情消退。或許,李安和張愛玲“是非不清”、 人性為大的哲學觀已經“毒化”到我?也許作品的人性主題對我潛移默化、讓我改弦易轍本身就是意義? 我這始“亂”終棄,就像女主角到最後放過了她的攻擊目標,叫他“快跑!”。

坦率地說,感覺色戒沒有我期望的好,我甚至可以說失望。但是,我還是寧願相信色戒裏的色和性不是為了炫耀亞洲色相,就像斷背山不是宣揚同性戀的唯美一樣。作為一個有追求的文化人,李安應該不至於那麽淺薄。我這樣倔強得近乎盲目地相信電影有意義,與我對L先生的個人情感無關,不是我愛屋及烏惠及李安,也許與人類本能地尋求所謂意義的願望(Man’s Search of Meaning)有點關係。有意義,是我的期望,也應該是導演的願望。但我很可能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向一個錯誤的人索要太多。

順便說一句,盡管我絲毫不懷疑李安的初衷,但斷背山我沒有看完。記得有人問愛因斯坦,某女士在晚宴上穿的什麽時裝,他回答說:桌麵之上,什麽也沒有,桌麵之下的,他沒好意思看。幽默的愛因斯坦,言外之意是他怕其餘部分也是什麽也沒有。我看斷背山,也就是這感覺;前麵部分沒有看出什麽,後麵部分沒有看 ---- 與其看了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不如留一點懸念和想象的空間。我的願望還沒有那麽強烈,興趣還沒有廣泛到另類,非要掘地三尺,挖出這電影的深刻意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