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麽
文章來源: 苗青青2007-09-12 16:53:08

海子的詩裏說: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在期許自己一分幸福, 從明天開始,忘記悲傷,忘記陰暗, 去給自己,給別人播撒一分陽光,創造一分溫暖幸福。

海子也許太年輕,他的世界太理想,太純淨,不曾想到讓自己幸福會是那樣的難, 比吃苦難, 比勞碌難,比忍受病痛寂寞都來得更難, 甚至比死去還難。 他放棄了對人世幸福的追求,離開了這個世界。

幸福一定是人最難獲得的珍寶。 不禁要沉思, 幸福啊, 你到底是什麽呢 ? 我如何才能把你尋到 ?

人生價值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和認識也不盡相同, 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幸福清單:

“幸福是一種對現實生活點點滴滴的回味,是一種沉澱在心裏的感受。

幸福是一種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認可的快樂心情和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幸福就是把每天的快樂累加起來。

幸福就是一種快樂的感覺和身心體驗的過程。

幸福就是在擁有和失去的比較中。

幸福就是許多美好、快樂或是情願痛苦的組合。

幸福就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所定目標孜孜不倦的追求。

幸福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從容淡泊 , 心平氣和地笑對生活中的 一切 苦難和坎坷。

幸福就是獨立自強,奮發進取,收獲成功的喜悅。

幸福就是鮮花和掌聲背後的淚水和汗水。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就是人生中的一種寧靜和舒心。

幸福就是心想事成,就是物質和精神上的同時滿足。

幸福就是愛人的溫柔、嗬護、體貼、寬容、理解和尊重。

幸福就是和所愛的人一次次深情的對視和你為所愛的人付出一切不求回報。

幸福就是心心相印、兩情相悅、情投意合、風雨同舟、比翼雙飛、相濡以沫,和所愛的人一起慢慢地變老。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祈求幸福。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能給人類帶來幸福,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數一數看,裏麵多數講的是一種過程, 一種內心感受。被別人理解,關心,愛護,以及理解關心愛護他人的一種過程,和由此而來的美好感受。 物質和金錢的擁有在幸福感受中隻占極小的份量。

了解了這些,就大致清楚了創造幸福生活需要的努力。

今天恰好看到一位心理學教授研究的結果,他研究了使人能夠感受幸福的一些要素, 提出了這樣幾項創造幸福的具體建議:

1.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

2.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嚐試新事物的腳步。

4. 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麽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簡化生活。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應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隻要 3 次,每次隻要 30 分鍾,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 7 到 9 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更開心。

8. 慷慨。現在,你的錢包裏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麵。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勇敢。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表達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檢查一下我的生活,看看我離這個幸福藥方的指引有多近:

1 睡眠,保證 7 個小時,如果加班太晚, 第二天遲到一小會兒也要睡足 7 小時。

2 選擇我感興趣的行業,我的行業是法律,與人類的公平正義事業有關,我很滿足。但對繁忙中寫一篇沒什麽意義的博士論文提不起興致。於是告訴自己, 不寫了。學位沒有就沒有吧。

3  學會失敗,這個我經曆了 5 年的功夫。 以前的我不接受挫折, 現在理解了在與人的合作上, 有時候必須要妥協, 接受別人的想法, 並且快樂地配合。 如果條條大路通羅馬, 何必介意陪著別人多走一程路。 生命的目的不就是在旅程當中學習嗎 ?

4 簡化生活,日常生活中其他事情盡量隨意, 穿什麽衣, 住什麽房,坐什麽車一切圖方便,隨家人之願。唯一增加了的是和家人一道旅行度假的日子,多了解別處的生活, 別地的人群比較其他事情都更有意思。

5 增加和人的交往, 是最近兩年才注意的事。 和共事的同事們增加交流討論,合寫東西的時候更順利。周六和家人打網球,又和一班女孩兒們練舞蹈。 周日全家去教會,聽聽不同的傳道人講聖經, 講生命的經曆,是很吸引我的一件事。 招待女兒常來往的朋友,偶爾請朋友聚餐。 最值得一提的是周五的查經聚會,每每是大家能把真實的快樂苦惱拿來交流討論的場合。也是感受彼此間理解關心愛護的好機會。

還有很重要的一項,最近一年,每天花時間關注網上的朋友,用我的心和他們做文字交流,把她他們放在我能夠理解關注愛護的範圍之內, 距離不再成為障礙, 真是一件慶幸的事!

7 慷慨, 還說不上, 但凡是看到需要錢需要幫助的,給了心裏總是舒服。教會的慈善項目對歐洲的華人學生有幫助,自己也為受到幫助的學生感到幸福。

6 以上幾點,我都感受著滿足和幸福。不過在感恩方麵,卻是我目前最大缺陷。 回想這麽多年,我結識了不少傑出的朋友,那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我現在所有的很多是和他們學到的。這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永遠不會忘記, 有機會我會慢慢地記下來。 事實上,相隔距離越遠,我對她他們的價值認識得越多。

對照這個幸福的客觀標準, 我應該是個相當幸福的人。 可是我事實上並沒覺得自己怎樣幸福, 很驚訝! 為什麽呢 ?

   再看看網上關於幸福的說法: " 幸福是相對的,不幸福是絕對的 。” 這是不是說,我們對別人能給自己的理解關心愛護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因此我們常感覺不到滿足和幸福。

我們都是人, 不是神,人性如此,隻能想個解決的辦法。 或許,滿足我們自己對幸福的無限需求的辦法,隻能是給與別人理解關心愛護, 因為我們如果沒有能力使自己滿足,至少也有能力為別人創造幸福。 與其被動, 不如主動,在給予當中, 我們就能品嚐預料不到的幸福 。 所以, 那些樂善好施的人, 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創造更多幸福的機會。

有歡樂有痛苦,這都是生命的本質吧。我知道自己應該為所有這些經曆的存在而感激,同時準備著繼續承擔生活中的一切,負擔,原是構成幸福的因素之一。

年輕時曾經把得與失看得十分緊要,凡事誌在必得。今天再回首,對這樣的區分有了疑惑, 或許得與失對生命成長來說沒有本質區別吧。 這樣想著, 很多原來不幸福的感覺就像心裏的迷霧一樣慢慢消散了。

願朋友們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