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畫兒
文章來源: 苗青青2006-11-01 15:01:38

我辦公室有一幅畫兒,說是張大千的手筆, 當然不是原作。 出國前在天津的文化街上看到它的第一眼, 我就迷上了。 這幅畫淡雅簡約之至,用極少的淡淡的灰色線條,和同樣淡淡的褐色暈染點綴, 就成了。 畫麵上是兩個朋友在一所茅屋前的空地上席地而座, 麵對麵聊天兒。 繞著房屋和草地, 有溪水緩緩地流著。 房子的不遠處,是一座兀立著的高山。 這山,好象一整塊磅礴的巨石, 山頂伸展著一顆迎客鬆。

雖然我不懂國畫兒,從那像磁石一樣吸引人心的構圖, 仍能領教大師的不凡。 他要表現的東西必定是從多年生活的磨難中體悟出來的, 也必定是人類共同的心聲。 所有傑出的人,總會比常人有更深的敏感, 更多的領悟。 然後, 再以某種震撼人心的形式把那心聲清晰地揭示在我們的麵前, 讓我們難以忘懷。

由於我念念不忘那幅畫兒, 我的朋友不久就回到那條街幫我買下來, 又托人送到國外來。

我對它的癡情, 是因為那天看到這幅畫的瞬間, 忽然就悟到,原來這就是我心中真正向往的生活! 這幅畫上描述的,在安靜悠然的山水懷抱中,和相知的親朋好友談天說地, 分享人間的痛苦和歡樂,互相鼓勵支持, 就是我無比想往的生活。

我向往心靈的交流。 現實生活中,金錢,名譽,地位都不能說不重要, 我們為這些已經付出了很多,還在繼續付出。 但對今天的我來說,心靈和心靈的體貼,遠遠比那些都重要。 我們保護資源環境,保護幫助弱勢群體,都是為了人和自然的彼此嗬護, 或者為了心靈和心靈間的彼此尊重關懷。

政府和政府打官司, 法官要慎重而詳盡地解釋雙方提出的哪些論點應該接受, 哪些不能。尤其要解釋,法官不能支持的那些觀點對整個體製有哪些負麵後果。 為此,常常要做很多的研究, 分析,比較, 確保最後的裁決是所有方案中最好,對整個製度最有益的一個。 這些努力說到底, 也是為了尊重雙方,尊重所有成員利益。

我在那幅畫中, 看到了這樣的尊重, 這樣的和諧安寧。 當我看材料寫報告累了, 望一眼那幅畫,心中就會立刻冒出憧憬,感覺到那欣然和寧靜, 讀讀寫寫的辛苦便忘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