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林彪為什麽選擇出逃蘇聯?
文章來源: 溫相2004-07-25 21:55:29
林彪原本的設想現在披露出來的是三個選擇,第一個是按照林立果的辦,第二個是南去廣州,第三個則是去蘇聯,這個方案不論是林彪提出來的還是葉群他們設計的,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然而何以就決定選擇明顯林彪不大願意去的蘇聯了呢 ?也是有一番計較的。 如果按照林彪自己的意思,大抵上比較傾向於去廣州,因為那裏是黃永勝等人經營多年的老營,再者,林彪當年做過中南的一把手,對那裏的幹部熟悉。還有一點,林是軍人出身,對軍事比較敏感,自古以來從吳三桂算起,西南出兵進而問鼎中原的無外乎控製兩湖,這樣沿江直下,南可以割據南京以撈取東南半壁,北可以通過湖北進駐河南,形成中原逐鹿的局麵。而當時控遏上遊的武漢軍區主要負責人劉豐則是林的又一大將,況且上海和南京方麵還有江騰蛟等一班空軍將領做接應,所以,林彪感覺廣州可以考慮。 林立果也是不主張坐以待斃的,他還叫囂要把毛澤東的“醜行” 公布出來,說“首長在軍隊中威望高”,極力讚成林彪去廣州搞武裝割據。不過,包括林彪在內,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基本常識,那就是經過了文革的中國和中國軍隊,對於毛澤東的崇拜已經到達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而這一切恰恰是林彪一手造成的,林彪那個著名的文革初期的講話,厲聲指責誰要是不聽毛主席的話“全國共討之,全黨共誅之”,假如林彪敢於走出武裝割據的這一步,那麽,林彪的講話正好就給他自己預備了鮮活的靶子,所謂作法自斃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點,丁盛的因素,根據周恩來的警衛高振普的回憶,九一三事件後第一個方麵大員打來電話表示服從中央的就是許世友,第二個則是丁盛,可見,如果林彪一夥南去廣州,少不了要上演一幕甕中捉鱉的活話劇。這裏有必要提一下毛澤東對於少將們的偏愛和重用。我軍的少將五五年到六四年差不多有上千名之多, 這些人中間出了中央副主席兩個,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個,政治局委員若幹,比之元帥也毫不遜色,文革時期五五年受銜的將軍還沒有到了基本凋零的地步,不要說中將還有很多,就是上將也都還大有人在,然而少將群體脫穎而出顯得比較令人感興趣。 我們來回顧一下少將的經曆,一般說來,除了少數少將屬於評定過低以外,其他的都還算是資曆經曆相抵,少將在紅軍時期基本上都在連排一級出現,抗日戰爭末期解放戰爭初期多數是旅長、副旅長,建國前後到抗美援朝是師長一級。這些人早在紅軍時期身處於下級軍官的行列,對於毛澤東的感情就是相當濃烈的,他們不同於元帥、大將,因為元帥、大將中有的人甚至和毛澤東分庭抗禮,曆史上也不同屬於一個係統,比如陳毅,一度取代毛澤東,比如王樹聲、許光達在會師之前基本沒有見過毛澤東,更何從談起崇拜毛澤東了,然而少將們即使來自紅四方麵軍和紅二方麵軍,他們那時候因為級別比較低,可塑性很大,等到他們成長為一路軍事指揮員時,毛澤東的威望已經穩穩的紮根於心了。特別是文革起來之後,毛澤東個人威信到了神化的地步,他們對待毛澤東幾乎到了盲從的程度。 林彪作為副統帥時,尚可以號令一些部隊和將領,一些將領也出於對林的地位和曆史的尊重,爭相結好林,然則一旦林選擇對抗毛澤東,那麽這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像林立果這樣狗屁不通之輩 ,在“一年兵、二年黨、三年副部長”的異乎尋常的通途中自然無法理解這些潛在的因素。毛澤東在軍隊中的威望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來自《八路軍軍歌》,其中一句叫做“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一唱就是幾代人。這種 如綸聖音的東西不要說一個不諳軍事政治的林立果無法抗衡,就是把林彪和他所謂的五虎大將捆在一起也不是對手。 因而,隻有北上蘇聯,去蘇聯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托庇於敵國, 林手中握著和毛澤東在文革時相當數量的“陰謀”的原件,毛澤東如果敢於在政治上批臭林彪,林彪就可以把這些東西公諸於眾,等於是張學良第二,反正林這時也是喪家之犬,光腳的自然不怕穿鞋的,而毛澤東當然要在乎他偉大領袖的顏麵,所以,北上蘇聯林彪雖然反對,並且煞有介事的說“我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的話,然而這實在是再也想不出來的好辦法。在毛澤東來看 ,林彪摔死之前,毛澤東的那一番感歎中也透露出很多的無奈, 毛澤東在林彪死後不是還自我解嘲的說過:“親密戰友,我的親密戰友,多親密啊”的話嗎?林彪如果不摔死,真正被動的是毛澤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會證明這一點的。